腐书堂 > 穿越重生 > 策行三国 > 策行三国 第236节

策行三国 第236节

    现在,孙策桀骜不驯,是怀柔还是威逼,就成了他们的分歧所在。
    “杨公所言有理,但不宜轻易言战,战则必胜,否则丧师辱众,于朝廷脸面有损。”
    杨彪微微颌首。“明日朝会,与皇甫义真商量一下,看看有无一战之力,再做决定。”
    荀彧虽然觉得惋惜,却还是答应了。“就依杨公所言。”
    第638章 同气相投
    离开了司徒府,荀彧上了车,闭上了眼睛,缓缓调息,略显疲惫。吐纳数息之后,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他又变得神采奕奕。
    “去曹镇东的大营。”
    车夫应了一声,扬起马鞭,驾着四轮马车向城外驶去。时值初冬,道路两旁的树叶已经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远远望去如烟似雾,一直延伸到远处巍峨的南山之下。两旁的里舍虽然破旧,却还算整洁,正如路上的行人,虽然没几个光鲜靓丽,却还算从容。
    短短的几个月,长安的风貌就有了明显的改善。赦免了董卓旧部,又封韩遂、马腾为侯,西凉人成了朝廷的支持者,战争的威胁暂时解除,朝廷定都关中,长安有可能重现辉煌,官民安心,终于有心思整顿家园,做长久计划。
    现在急需的就是钱,是各种物资。关中曾经是沃野千里的首善之地,但这一百多年来,关中已经失去了荣光,虽有京畿之名,却无京畿之实,京兆、左冯翊、右扶风加起来不到十万余户,四五十万口,还不及山东一郡。好在董卓从洛阳迁来了不少人,王允安排的宋翼、王宏都是良吏,将左冯翊、右扶风治理得不错,又招徕了不少流民落籍,关东现在大概有二十万户左右,近百万口。
    一个太傅换来关中平稳过渡还是值的。如果能维持三五年时间稳定,关中的情况还能进一步好转。如果能得到南阳的支援,那就再好不过了。
    可是现在,杨彪却想示威于南阳,要和孙策打一仗。如果真的开战,这很可能就是生死之局,整个计划都会被打乱。杨彪的想法不是没道理,也不是他一个人的看法,对朝廷道义优势抱有不切实际信心的人不在少数,这一仗难道以避免,就算是皇甫嵩不同意出兵也无法安抚那些大臣。
    打一打也有好处,既让孙策看看朝廷的决心,也让老臣们睁开眼睛看看现实。
    既然要打,怎么才能将事态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这是他现在最关心的问题。
    马车出了城,行人渐渐多了起来,离军营越近,人流越密集。如今关中经济萧条,百官连俸禄都发不全,只有军队钱粮能够得到保证,很多百姓就聚在军营周边,或买卖或助役,赚点小钱和粮食养家糊口,其中不乏身强力壮的想从军挣饷,混口饭吃。
    荀彧让车夫放慢速度,不要冲撞了百姓。这些人很多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民,不少人还是从洛阳来的,要是受了伤,连买药的钱都没有,很可能因此受命。看到这些如浮萍一般的百姓,荀彧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很想让杨彪等人到这儿来看看,看看这些百姓,与其用为数不多的钱粮供大军出征,不如用来抚恤百姓,关中也许能更快的恢复元气。
    但他不能这么说,有些事急不来,他只能耐着性子等。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急了,小鲜就糊了。
    到了军营门口,荀彧原本打算让车夫直接到大军大帐门口,想了想,又改变了主意,让车夫在大营门口等着,自己带着一个侍者,步行去中军大帐。他下了车,让侍者到营门通报,时间不长,曹操亲自迎了出来,老远就张开双臂,大笑道:“文若,你有什么事,还要亲自赶到我这儿来,派个人来说一声就是了。”
    荀彧进了大营,和曹操拱手施礼。“将军,数日不见,别来无恙?”
    “唉,我没什么事啦,主要还是子廉、子和难受,他们两家损失太大了。孙策这无赖,居然干出抄家这种事,真是不要脸。以后遇到他,我一定要好好问问他。”
    “那你很快就有机会了。”
    曹操一愣,停住了脚步。“真要打?”
    荀彧点点头,却没说话,曹操也不追问,两人来到大帐,戏志才正坐在一堆简牍之中,看到荀彧进来,只是抬头打了个招呼,并没有起身。荀彧打量了戏志才两眼,皱皱眉。
    “志才,你这脸色可不好,是不是劳累过度了?”
    “没有啊。”戏志才放下手中的笔,搓了搓手,又搓搓脸,哑声笑道:“我觉得挺好。”
    荀彧摇摇头,坐在戏志才对面,看着戏志才那暗黄的脸,布满血丝的眼睛,一声轻叹。“志才,你这么做,坚持不了太久的。什么事都不能太过,还需适度休息,注意养生。眼下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曹镇东正要倚仗你立功,你怎么能这么糟践自己的身体?当为国惜才才是。当此五百年大变之计,天下才智之志无不踊跃,各逞英豪,你如果缺席其中,岂不遗憾?”
    戏志才眨眨眼睛,哈哈一笑。“有道理,有道理,我是得多活几天才行。”
    曹操命人安排酒食,听了荀彧这句话,也不禁抚掌笑道:“还是文若善解人意,我怎么说,他都不肯听,文若一语,他就欣然从命。文若,以后你可得常来。”
    荀彧笑笑,举起酒杯,呷了一口,神色难得的放松。在长安,他只有到曹操营中才能放开一切防备,曹操是个不拘小节的人,和他一样有阉党的负担,戏志才是他的乡党,同样不循礼法,不会在意他的身份,其他人对他也非常恭敬。
    酒过三巡,荀彧把南阳的形势说了一遍,曹操、戏志才听了,不约而同的摇头。
    曹操说道:“眼下不是出兵的好时机。钱粮不足,训练不精,西凉骑兵刚刚入列,还没有完全驯服,仓促出征难免指挥不灵。车骑将军当年讨黄巾,就曾因为官兵疏于战阵被黄巾击败。孙策所部精练百倍于黄巾,极难对付,非黄巾可比。我军若是败了,正如文若所言,朝廷威严扫地,徒惹人笑。纵使侥幸胜了也不是好事,韩遂、马腾恃胜而骄,不知道又会提出什么样的条件,关中恐怕又要被西凉人掌握。”
    戏志才也说道:“南阳不好攻。周瑜虽然南下,孙策却移驻南阳。在此之前,文聘已经赶到酂县一带布防,与武关相呼应,不会再给我们轻军突进的机会。千里行军,又顿兵坚城之下,用不了几个月,我们就得无功而返,徒耗钱粮,得不偿失。”
    荀彧一声长叹。“我也知道不该出兵,可是孙策步步紧逼,难道朝廷就坐视不理,任由他放肆?”
    曹操苦笑道:“若是打不赢他,他岂不是更放肆?”
    戏志才沉默了片刻,忽然目光一闪,说道:“我倒有个办法,也许可以试试。”
    第639章 一计又一计
    戏志才辅佐曹操,主要任务就是收集各方情报,重点有两个目标:一是袁绍,一是孙策。南阳靠得近,来往方便,消息收集得最多。他发现孙策有一个特点:平时很冷静,但关键时刻好逞匹夫之勇,不仅常常亲自冲锋陷阵,还有与人单挑决胜负的习惯。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何家庄园外,孙策率二十余人反击曹操本阵。宛城外,孙策率领五百人冲阵,险些全军覆没。迎战段煨部时与张辽决斗。这次与袁谭交手又单骑突击袁谭的大营,身受重伤,险些丧命。
    诸多事例证明,孙策虽然精明,却依然是好勇斗狠的匹夫。这也可以理解,孙坚就是这个脾气。这样的人在以武勇入仕的寒门中很多见,他们没有家族可依,也没有学问,能凭借的只有过人一等的武艺,这就是他们立身处世的根本。他们凭武勇出人头地,即使已经封侯拜将还是改不了脾气,如果有机会与人对决,他们就会忘了自己的身份,虽有百万之师,也与匹夫无异。
    既然大军出征消耗太大,不如派几个勇士与孙策决斗。如果能战胜他,击破他的信心,让他意识到朝廷的实力,接下来的谈判也许会轻松一些。如果能杀死他,那就更好了。万一不敌,也没什么关系,一两个人的损失对朝廷来说无足轻重。
    戏志才说完,笑眯眯地看着荀彧。“令君,你觉得如何?”
    荀彧慢慢地呷着酒,权衡了片刻。“我觉得可行,至少可以试一试。”
    戏志才抚掌而笑。
    曹操眨眨眼睛,也笑了。这果然是一举两得之计。皇甫嵩眼下最头疼的就是并凉将领桀骜不驯,还互相看不顺眼。吕布是并州人的代表,他因诛董卓之功封温侯,又自以为武功高强,天下无双,不怎么看得起凉州人,尤其看不起刚刚封侯的马腾、韩遂。马超是凉州人的代表,年轻气盛,武功也好。他对吕布很不服气,觉得他不忠不义,投靠凉州人,又背叛凉州人,踩着凉州人的尸体往上爬。
    这两个人都自恃武勇,谁也不服谁,如果朝廷要派人与孙策比武,他们是最好的人选,尤其是马超。吕布毕竟年长一些,而且身为列侯,不会轻易与孙策交手。马超刚刚出道,一心想一战成名,孙策无疑是最好的对手。如果他杀了孙策,那当然是好事。如果他被孙策杀了,也不是坏事,马腾会将仇恨记在孙策的头上,更需要朝廷的支持。这场比武不论谁胜,不管谁死,对朝廷都有好处,至少没什么坏处。
    “马超好像和孙策同年,都是少年英雄,正堪敌手。”
    戏志才笑嘻嘻地说道:“是啊,孙策、周瑜,杨修、马超,四人同龄,孙策已然成名,周瑜拿下江夏、南郡后也会为人所知,杨修、马超稍逊一筹,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要不然孙策、周瑜岂不是太孤单了。”
    荀彧忍俊不禁,笑着点点头。曹操拍着腿大发感慨。“我们还没老,但少年英雄们已经迫不及待的出头了,真是有些不甘心啊。我想孙坚此刻的心情大概与我相似,所以才会出征庐江,要与陈登分个高下。”
    荀彧淡淡地说道:“令郎子修也不错,虽然武勇不及,但难得沉稳,又兼忠孝,将来必是一方之任。”
    曹操大笑,得意溢于言表。
    荀彧在曹操营中盘桓半日,直到晚上才离开,回到长安城。
    ……
    皇甫嵩坐在堂上,正在吃晚饭。
    他身材高大,脸部瘦长,皮肤黝黑而粗糙,双目细长,看起来像是眯着,掩藏着说不出的疲惫。虽然刚过耳顺之年,头发却已经白了大半,连背都有些佝偻。
    晚餐很简单,一碗粥,一碟豆豉,一碟芜菁,两片肉。
    明日朝会,他在傍晚回到长安,稍作休息。他在长安城里有私邸,离皇宫不远,是一个干净整洁的小院子。对荀彧的来访,他非常意外,知道肯定有大事,连忙亲自出迎,将荀彧引入内宅。
    看到案上还没吃完的晚餐,荀彧叹了一口气。“将军,朝廷虽然缺钱,诸军的粮饷却一直不缺,你又何必将俸禄分给将士,自苦若此?”
    “习惯了。为将者,必以士卒为子弟,士卒方能以将为父母。令君造访,不会是想与我共进晚餐吧?”
    荀彧叹了一口气,开门见山,将南阳的形势、孙策的反应、杨彪等人的态度说了一遍,最后问道:“将军以为能战吗?”
    皇甫嵩不假思索的摇了摇头。“不能,我虽然有三万之众,但真正能战的只有曹操的一万步卒,吕布的三千骑卒,还有我直属的三千亲近营。韩遂、马腾拨来的万余步骑虽是精锐,但他们自行其事,军纪涣散,并不比徐荣所领的西凉兵强。即使是曹操、吕布所领人马,与孙策对阵也没什么胜算。”
    “若朝廷一定要战呢?”
    皇甫嵩眯起了眼睛,沉吟良久。“那就只能以战代练了,粮饷怎么办?如果就地征集,恐怕南阳百姓眼里就不会再有朝廷了。一旦大军倾覆,朝廷手中无兵可用,不得不倚重韩遂、马腾,只怕旧患不去,又有新忧。令君,明日朝会,我会极力反对,还请令君助我一臂之力。”
    “是我需要将军助我一臂之力才对。明日朝会,不仅杨公等人可能求战,韩遂、马腾也会求战,他们急于立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皇甫嵩哼了一声,不屑一顾。
    “不过,我有一个办法,也许能兼顾得失,想与将军商议。”
    皇甫嵩眼皮一闪,瞥了荀彧一眼,嘴角颤了颤。他明白了荀彧的意思,但心里不怎么舒服。这些山东名士就是喜欢故弄玄虚,有话不直说,绕了半天圈子。
    “请令君直言。”
    荀彧看在眼里,却不点破。“将军,天下大乱,礼崩乐坏,正是用武之时,不宜全赖诗书。朝廷宿儒甚多,却少名将,唯将军独力支撑,极是辛苦。常言道,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六郡良家子一直是朝廷名将之源,孝武皇帝因此驱逐匈奴,开疆拓野。眼下朝廷定都关中,正是大力选拔关西子弟从军之时。孙策能在南阳建讲武堂,朝廷也可以在关中建讲武堂,挑选百官子弟入堂讲兵习武,以充军旅,将军以为然否?”
    皇甫嵩眉梢挑了挑,眼神亮了起来。“令君所言甚是。”
    第640章 韩遂
    关中之所以能迅速稳定,韩遂、马腾愿意接受朝廷招安,定都关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前汉定都关中,关西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仕途上很顺利,尤其是在元帝之前,朝廷用武四边,将领大多出自关西。元帝之后,朝廷儒风大盛,关西人渐渐失势。光武帝迁都洛阳,关西失去的不仅是帝都政治优势,更是仕途上的全面溃败。即使关西人努力研习经学,向儒门靠拢,依然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定都关中,长安重新成为政治中心,意味着关西人有机会重掌权柄,不说压过关东,至少能与关东比肩。关西出将,在这天下大乱的时候,关西有更多的机会因军功封侯,富贵可期,何必造反。
    皇甫嵩不是韩遂、马腾,但他也是关西人,这个利益是一致的。荀彧希望在关中建讲武堂正中他的下怀。这不仅是朝廷要重振尚武之风,重视关西人,为关西人提供机会,对他个人来说也是一个机会。论战功,他已经够了,甚至有功高震主的可能,成为讲武堂的祭酒,像大儒一样登堂开讲,成为名将之师,却是他可以争取的荣耀。
    这是他无法拒绝的荣耀。
    与北地皇甫氏相比,区区尹端何足挂齿。尹端只能在南阳讲武堂开讲,而他却有资格在京都的讲武堂开讲。这就像郡学和太学的关系一样,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看到荀彧在关中推行变法,筹建工坊,处处效仿南阳,皇甫嵩就等着这一天。此刻听到荀彧亲口说出这个方案,饶是他久历宦海,饶是他对此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还是激动不已,脸上泛起微红,仿佛是初入仕时一般雄心万丈。
    荀彧一点也不惊讶。他早就知道皇甫嵩会支持他,只是在等一个机会。朝中还有很多大臣是关东人,如何抬举关西人才能名正言顺,才能顺理成章,这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虽说讲武堂招生不限关东、关西,可是对关西人有利却是很明显的事,关东籍的大臣不会无动于衷,肯定会从中作梗。眼下就是一个机会,戏志才提出的那个建议不错,他稍加调整,和建立讲武堂的计划整合起来,就是一个绝妙的方案。
    荀彧接着说道:“大军征战,既要运筹帷幄的智将,也要临阵指挥的大将,更要冲锋陷阵的斗将,缺不一可。关东、关西各擅其长,不可偏废,文武并用方是治国之道。只是董卓乱政,西凉兵屠戮山东,遗毒不浅,贸然重用关西诸将,恐怕会有非议。”
    皇甫嵩点点头,西凉人的名声不好,他也深受其害,要想在朝中立足,必须洗清恶名。他命人撤去食案,双手扶膝,向荀彧欠身施礼。“还请令君指教。”
    荀彧连忙避席,匍匐在地。“将军大礼,彧不敢受。”
    “若能弥和关东、关西之间的嫌隙,和济文武,中兴大汉,嵩愿为令君走马。”
    荀彧再拜。
    两人客气了一番,荀彧这才提出自己的建议。他希望由皇甫嵩出面与韩遂、马腾商量,让他们挑选一些少年英雄,作为朝廷的使者远赴南阳,与孙策比武约斗。人数不用多,加上随从不要超过百人,以免引起孙策过激反应。以前出使都是儒者,这次以武者出使,既是朝廷重视武事的象征,又可以借机扬威南阳,让孙策看到朝廷的实力,而且不需要兴师动众,所费不多。如果能慑服孙策,证明了凉州人对朝廷的忠诚和作用,以后建立讲武堂就方便多了。
    皇甫嵩心领神会,一口答应。“我现在就去拜访韩遂、马腾。”
    “有劳将军。”
    ……
    韩遂站在廊下,看着韩银和阎行交手,脸色铁青。
    他大部分时间不在长安,长子韩银在长安任侍中,与他见面的机会不多。侍中是闲官,朝廷为了安抚他们,尽可能及时发放俸禄,不时还有赏赐,在百官俸禄经常欠俸的情况下,韩银的日子过得很舒坦,甚至太舒坦了,几个月不见,身上就多了一层赘肉,才和阎行交手十余回就气喘吁吁,全无还手之力。
    如果不是阎行未尽全力,他大概早就败了,连两个回合都撑不过。
    “行了。”韩遂越看越恼火,喝了一声,摆摆手。
    两人分开,阎行还刀入鞘,拱手施礼,退在一旁。韩银自知理亏,站在原处,一动也不敢动。韩遂走下台阶,来到韩银面前,背着手来回走了两圈。
    “子义,你知道我为什么能拜将封侯吗?”


新书推荐: 草粉gl 非理性分析恋爱(原名fiction cold) 小学姐【大学过渡社会 年下H】 发现自己是古耽文的炮灰女配后(NP) 姿势+1 (稻荷崎)无望爱人 当我发现顶头上司是网黄主播后(1v1) 穿越废土世界却觉醒了18禁系统(npH) 离婚后(强制 nph) 末日:异灾之端(骨科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