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书堂 > 科幻异能 > 纳米崛起 > 第752章 发电技术

第752章 发电技术

    燧人系的发电设备研发公司,为浮空城市研发的发电方案,即不是核聚变,也不是太阳能,而是地热能。
    没有错,是地热能。
    准确来说,是金星的空气热能。
    要知道,在金星地表附***均气温都在424~462摄氏度之间。
    而刚好,金星大气层的气温,是随着海拔高度的提升,而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
    其中海拔高度100公里处,平均气温为零下112摄氏度;而海拔5公里以下的区域,平均气温则是424~462摄氏度之间。
    两者形成的巨大温差,为另一种发电方案,提供应用条件,那就是温差发电技术。
    该方案的设计团队,是打算利用小型的浮空模块,将热交换系统布置在地面,然后使用缆绳连接浮空城市。
    然后在海边55~60公里的高度,这里的平均气温是27摄氏度到零下10摄氏度,在该高度设置小型的散热模块,这种热交换过程中,就可以进行温差发电。
    两者有超过400摄氏度的温差,完全可以满足大功率的发电。
    另外这种发电模式,也避免了太阳能电池板的尴尬。
    毕竟太阳能电池板需要大面积铺设,而金星大气层高空区域,风速太过于强劲,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又容易招风。
    另外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需要面临星球自转的日夜交替,别忘记了金星的自转速度,可是超级慢的,平均每自转一圈,需要243天。
    这意味着,金星的夜晚周期是121.5天为一晚上。
    浮空城市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逐日而行;另一种就是建设超大型的碳粉储能发电站。
    选择第一种方案,那就要安装大功率的发动机,让浮空城市一直维持在太阳照射的位置。
    选择第二种方案,要满足浮空城市121.5天的夜晚用电,那需要建设的碳粉储能发电站,规模将是非常庞大的。
    太阳能电池板在近地轨道的人造卫星、空间站上使用,还马马虎虎可以,在金星大气层高层使用,显然有些水土不服了。
    而燧人系的设计团队,自然也看出了太阳能电池板在金星的水土不服,便另辟蹊径的研发了空气温差发电系统。
    要知道,蓝星的一部分火电站中,高温高压的锅炉水蒸气,都不一定有462摄氏度、92倍大气压。
    金星的大气层,就算是一个天然的大锅炉,用来发电简直是天造地设。
    除了利用充沛的底层大气层热能,金星还有另一个被人忽视的能源来源,那就是风力。
    浮空城市的高度,平均风速30~50米每秒,风能资源比蓝星上的任何一个风力发电场都要好。
    风车挂上去,估计就可以疯狂发电。
    另一个风力发电公司,就在做这方面的技术研发,只是他们遇到一些难题,那就是机械齿轮式的风车传动轴,根本承受不住如此强劲的风力。
    平均30~50米秘密的风速,相当于日常台风,而且都是超强台风。
    蓝星之前的风力发电机设备,在台风天都不会发电的,而是选择收起扇叶之类,避免风机被台风损伤。
    而风力比蓝星更加恐怖的金星大气层高层,当前没有哪一个公司的风力发电机,可以扛得住这种可怕强风。
    当然,这些困难并不是不能解决的。
    之前蓝星的风力发电设备研发公司,之所以不研发可以硬抗台风的设备,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必要。
    因为台风天气又不是天天有,专门了硬抗台风,设备的成本可能要提升十几倍以上。
    为了最多几天时间的台风天气,就增加十几倍的生产成本,就算是设备研发公司愿意砸钱,估计也没有哪个发电公司愿意购买。
    就是因为没有需求,蓝星的风力发电设备,达不到台风发电级别的强度。
    但是现在金星的特殊环境,导致风力发电设备,必须保证可以在台风级天气下平稳发电,因此必须进行技术升级。
    齿轮传动轴会出现机械磨损?
    没关系,改用磁悬浮轴承。
    机体强度不够?
    没关系,使用复合型硅烯—碳纳米管材料。
    发电功率不稳定?
    最小发电功率都足够用了,再加上碳粉储能发电站,消化不稳定的发电。
    对于联邦而言,十几倍的制造成本,也是可以承受的,毕竟风力发电机的价格,是可以通过内循环体系抵消的。
    在联邦特殊的内循环体系之中,很多资本时代的成本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
    联邦现在计算的生产成本,很大程度上是剔除了资本成本的。
    当前联邦的生产成本构成,通常是物质成本+能源成本+加工成本+人力成本+研发成本。
    这种情况,已经完美闭合的内循环体系,会导致产品的生产成本迅速下降。
    联邦只要有足够的物质和能源,基本可以无限制的暴产能。
    升级改造后的风力发电机,成本提升十几倍又如何?联邦玩得起。
    因此金星开发计划,又开始了修改,添加了测试底层大气热能发电项目、高空风力发电项目。
    至于之前的准备的太阳能发电项目,被直接取消了,只保留了碳粉储能发电站这一部分。
    金星开发计划在逐步完善之中,将初稿中的不合理部分剔除出去,添加一部分因地制宜的项目。
    这就是联邦的优势,哪怕计划已经落实了一部分,发现错误的地方,可以快速的修正过来。
    而不是像资本时代那样,就算是发现技术路线错误了,但是资本为了不亏本,可能会硬推下去。
    就像当初和燧人系死磕的硅谷系,明明在光刻法上举步维艰,但是他们仍然不会放弃光刻法,因为他们无法接受损失。
    如果当初他们改用纳米线路线,估计会死得更加惨重,这就是资本社会的残酷现实。
    一旦失败了,就很难掉头重来。
    联邦这边却不一样,形成完美内循环体系后,哪怕技术研发走错了,也可以快速更换路线,因为联邦损失得起。
    在半步踏入宇宙后,单纯的资本公司,已经越发的不适应发展。
    毕竟私人公司是要盈利的,而宇宙开拓的初期,注定是很难回本的。
    西方的商业公司之中,曾经在航天领域商业化得最好的企业,莫过于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
    但是很多人只看到太空探索公司的战绩辉煌,却没有看到这个公司,深层次的致命弱点。
    那就是盈利能力,太空探索公司的盈利模式非常脆弱,只能依靠nasa的订单,一旦nasa出现经费问题,或者是米国经济衰退,那太空探索公司将无法获得订单。
    一个商业公司无法获得订单,这距离破产已经不远了。
    这就是商业公司在进入宇宙初级阶段,将要面临的致命问题,无法在短期内获得盈利。


新书推荐: 狗洞谋士 皇后葬身火海,疯批暴君一夜白头 网游之超级掌门人 冬日宜喜欢 夫人被迫觅王侯 至尊修罗 聊斋之问道长生 嫁权贵:三爷野性难驯 长生之路 正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