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宴从小没缺过物质方面的东西,可他一直都羡慕母亲这种存在,别人的妈妈,他用一种很卑鄙的方法羡慕着:每当见到同学的妈妈来接放学,他都很想很想变成那个小孩。
等他再长大一些,上了小学,对于母亲的需求好像没那么强烈了,这种想法才没那么频繁地出现,但影响依然存在,他的好朋友大多是很依赖母亲的类型,经常把“我妈”挂在嘴边。
但他自己没意识到,初中的时候,曾经跟一个男生关系好了两年多,直到某次听到那男生跟一群人聊天,高谈阔论,跟童宴好只是因为童宴有钱,相当于卖饭了,反正不亏——那男生每天都会带他跟童宴两人份的午餐,他妈妈做的。
后来两个人的关系在童宴的刻意远离下淡了,也是那时候,童宴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于是他摸摸索索,又把这一项偏执给改了。
没有妈妈的人生是不顺利的,是很累的,是要走很多弯路、经历比别人都多的坎坷的,非常非常多不算问题的问题都要自己揣摩,很辛苦才能长成一个大致不错的大人。
童宴曾经这么认为。
直到他遇到卓向铭。
他父母都在,但还是一个人默默长大了,还长成了一个很不错的大人。
童宴又意识到,世界上的家庭模式不是固定的,每个人都有表达爱的方式,不一定存在就代表参与,爱的表达方式,也比不上漠视的方式多。
一开始想靠近林悦华,大概是因为女性长辈的缺失造成的好奇,后来他爱上了卓向铭,因为惋惜和心痛这个人曾经受过的漠视,所以想尽力拉进卓向铭和林悦华之间的关系。
再后来,林悦华对他很好,他也是真的喜欢林悦华,但不得不承认,大多数还是因为卓向铭。因为爱人身上的血缘,他才又给出了一些爱。
家庭完整的重要性童宴感受了十几年,他比任何人都明白,等林悦华去世以后,卓向铭会彻底变成一个很可怜的人,一些联系的永久断裂带来的伤害是无法修复的,他已经不需要被同情地可怜了,为什么卓向铭也要受这种折磨?
他宁愿卓向铭永远别别扭扭地怀着对林悦华和卓正德的埋怨一次又一次地回到那个家里,虽然看着不很高兴,但最起码还有一个回去的地方。
“今天我本来想跟你发脾气的。”沉默了好一会儿,童宴说。
今天班主任发了高考意向书下来,这个是他们在高一和高二的时候都修改和确认过的,这次是最后一次,之前确认的人是童杨,这次变成了卓向铭。
没结婚前,他去哪里读书都无所谓,走的远点也无所谓,但中间发生了这么多事,今天他拿到的报考童杨定的那所国外学校的意向书上还是签了卓向铭的名字,还在监护人意见那一栏写了“同意”两个字。
当时童宴气得手都在抖,又想起他最近时不时表现出来的小小的不正常,盯着“同意”说不出话。
意向书揣在口袋里,最前面的决定是要在学校门口说要回童家,如果卓向铭到现在还不能确定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那就互相冷静一段时间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