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分封的议论很快就传遍了大唐,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但凡有点见识的都要叨叨几句。
反分封派和分封派的争执也越来越大,甚至很多地方出现了两派斗殴的情况。
在这个争执的过程中,清流很快就被权贵阶层给压制了下去,毕竟权贵才是执掌天下大权的群体。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分封派就获得胜利了,因为一个谁都没想到的群体站出来扛起了反分封派的大旗——学院派。
“哈哈……好,好,好呀,真是太好了。”看着手中的报告,李世民高兴的连连叫好。
“什么事情让二哥这么开心。”长孙无垢捧着一杯茶放在他面前说道。
“你看看你看看,学院派出身的寒门士子扛起了反分封的大旗,和分封派的旗鼓相当。”李世民指着报告说道。
长孙无垢也没有避讳什么,站到他身边默默看了起来。自从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破了之后,长孙无垢已经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了朝政中来。
只是她很懂的分寸,从来只站在李世民背后,有什么事情也都是私下商量,不会在明面说一句和朝局有关的话。
看完上面的内容,长孙无垢的眼睛也亮了起来,欣喜的道:“恭喜二哥,学政体系推行二十年终于可以撼动世家豪强了。”
李世民欢喜的道:“哈哈……朝廷养士二十年,心血没有白费啊。你看看,他们为了朝廷居然敢当面锣对面鼓的和权贵争吵。”
长孙无垢眼珠子一转,笑道:“您不是希望重启分封吗,学院派站出来反对不是阻挠了您的计划吗,为何您还这么高兴啊。”
李世民道:“不一样不一样,他们并不知道我的计划。,并非有意破坏。站在他们立场上反对分封才是符合大唐利益的,要是他们都反过来支持那我才应该头疼。”
长孙无垢道:“那您准备怎么收场?强行重启分封,恐怕会伤了寒门士子的心。”
李世民道:“不着急不着急,让他们多争论一段时间。争论的时间越长,特权换封国就越深入人心。等到重启分封的时候,朝廷收回特权才不会遭到反弹。”
“至于学院派的士子们,我相信他们会明白我的苦心的。就算现在不明白,将来也会明白。”
“嗯,不行,士子们的力量还是太薄弱,我要给他们找几个帮手壮壮声势才行。要不就让翠岚放点风声出去?”
长孙无垢连忙阻止道:“万万不可,翠岚的身份太敏感,我怕他一出声权贵直接就认输了。”
李世民深以为然的道:“也对,换个人。嗯有了,让上官仪、于志宁等人声援他们。”
关心分封事情的不只是权贵和清流、学院派,还有宗教圈子,尤其是佛教对这件事情尤为的关心。
“大法师,我佛门数十位大德写信过来,希望您能游说圣人重启分封。”辩机来到玄奘面前小心翼翼的说道。
“我知道了。”玄奘似乎一点都不奇怪,随意应了一声继续翻译经文。
“您猜到了他们会这么做?”辩机道。
“这有什么难猜的。”玄奘放下手中的笔,决定好好教导一下这个自己看好的弟子,道:“朝廷限制宗教的发展,对我佛教的限制尤大。”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想限制佛教,很多权贵都是佛教的信徒。如果他们有了封国,佛门就能在那里不受限制的传教。”
“可以说封国之事一旦成真,我佛门将会迎来一次大机遇,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要支持重启分封。”
“原来如此。”辩机恍然大悟,但随即又疑惑的问道:“可是我看大法师似乎无意插手此事,难道您不支持分封?”
玄奘摇摇头道:“我支持不支持都没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不在于你我,也不在于哪一方人多,而在于那寥寥三五人而已。”
辩机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他大概猜到都是哪些人了。不外乎夏国公岳山、赵国公长孙无忌等人。
“还记得十年前圣人突然说要给诸王和功臣封世袭刺史的传闻吗?”
“弟子略有耳闻,被群臣反对就在没有提过。”
玄奘颔首道:“是的,圣人只是稍稍露了一点口风,马上就遭到了群臣反对。”
“长孙相公、房相公、马相公、李相公、已故魏相公等等全部反对。还没有来得及在朝堂讨论,圣人就收回了想法。”
“可是这一次事情讨论如此激烈,政事堂的诸位相公可有发发声?”
辩机道:“没有。”
玄奘道:“一个人不发声正常,两个人不发声也正常,全都不发声就有问题了,这意味着圣人和政事堂的诸位相公已经拿定了主意,现在只不过是在预热而已。”
辩机疑惑的道:“这个道理您既然能看得出来,想必也会有其他人看的出来,那为何还会起纷争呢?”
玄奘道:“所以原本反对分封的主力清流很快就偃旗息鼓了,而学院出身的士子都有一腔热血,是真的在反对。”
辩机道:“您的意思是说清流反对并不是真的反对?”
玄奘道:“清流并不清,他们也在揣摩上意行事,察觉到圣人的意思后马上就改变了主意。”
“只有学院派的士子是真的在坚持自己心中的道义,他们就是反对,圣人同意或者不同意都会反对。所以现在他们成了反封国的主力。”
辩机点点头,又道:“权贵必然也能猜到圣人的打算,那他们为何还要四处奔走,还要和学院派士子争吵呢?”
玄奘笑道:“为了以防万一,封与不封都在圣人一念之间,只要命令没有下达他们就始终无法安心。”
“他们四处奔走,和士子争吵,都是为了防止有人说动了圣人改变主意,或者让圣人早日下令分封。”
“我明白了,谢大法师指点。”辩机恭敬的道。
“那我就回复诸位大德,让他们稍安勿躁?”
玄奘道:“不,什么都不要说。就告诉他们一定要在西域和西南配合好朝廷的计划,这是对我们的一次考验,成功了才有资格继续和朝廷合作,失败了……呵呵。”
辩机神色一凛,道:“弟子,明白了,这就去给他们写回信。”
玄奘颔首,忽然说道:“对了,圣人命我写大唐西域记,我准备让你代我执笔,如何?”
辩机惊喜的道:“弟子愿意,谢大法师器重。”
玄奘道:“嗯,去吧,好好准备,回来咱们就动笔。”
与佛教比起来,道教表现的就有些迟缓了,或者说想快也快不起来。
自从王远知老道长仙去道家就失去了领袖,各个派系不说老死不相往来,也是相互看不顺眼。
关键是有朝廷支持大家日子都过的太好,没有外部压力就只能玩内斗。
上次给朝廷捐钱是受到玄奘取经回国的声势所迫,大家临时放下成见达成的协议。
现在风头过去了,朝廷没有改变打压佛教的政策,他们放下心来就又陷入了内斗。
这次对于朝廷派人去西域和西南传教的计划,表现的也相对敷衍许多。
不过也不能全怪他们,一来道家的思想就是这样,缺乏侵略性。
二来身为当前大唐第一显学它们有骄傲的理由。
三不知道地球有多大,只以为中原就是最富庶的地区。还抱着天朝上国的想法,对外面的世界不屑一顾。
反观佛教,思想上就比较有侵略性,要普度众生。且玄奘西行归来也给佛教带来了外面世界的信息,把此时佛教的战斗欲望给拉满了。
……
学院派士子第一次集体亮相确实震撼了许多人,此时大家才发现大唐不知不觉中已经多了这样一股庞大的力量。
关键是这些人年轻有理想,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改变这个世界。
对此感触最深的当属文化士族群体,以前他们掌握着学问,掌握着文学界的话语权。
可是现在,这股新产生的群体彻底脱离了他们的掌控,甚至隐隐有与他们为敌的意思。
这种情况几乎让他们无法接受,最后只能拼命的鼓动朝廷分封。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大唐的贵族大多数都是世家豪族出身,他们掌握的资源更多,比百姓更容易出头。
一旦封国之事通过,他们就可以从文化士族摇身一变成为拥有实权的诸侯王,完成蜕变。
其次,他们还可以在自己家族的封国内推广自己家的学问。
这个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岳山的耳朵里,他自然也是非常高兴。
学生才是这个世界最纯粹最愿意接受进步的力量,他们有着为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意志。
当一个国家沦陷,他们必然是敢于反抗的先锋。前世中国从那屈辱的一百年崛起,青年学生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二十年前就开始布局竭尽全力推广学政体系和科举体系,不就是为了今天吗。这些学院派出身的士子才是他和世家豪族对抗的资本。
只是以前缺少一个纽带把学院派的士子联系在一起,岳山倒是有那个号召力,可他肯定不能这么做,那就是在找死。
所以学院派士子数量虽多,但都是各自为战掀不起多大的风浪。现在反分封意外的成了那个纽带,把他们凝成了一股绳。
让别人见识到了他们的力量,同时这次行动也会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力量有多大,以后必然会更多的参与到国家大事中来。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的反对必然会失败的,只希望他们不会因此失去信心。
就在这个时候李世民再次召见了政事堂宰相商讨此事,连岳山都被特别叫了过去。
见到岳山再次出现在紫宸殿,九位宰辅的心情各不相同。有高兴的,也有很难受的。
不过不管心里怎么想的,当着面还都要客客气气的。
岳山也知道自己的出现并不是多么招人待见,一直默默坐在那里不说话。
直到李世民亲自点了他的名。
“翠岚,组建博物院的事情你可有章程?”
“已经有了,这就准备开始筹备。不过关于博物院地址,我想把它放在四姓坪。”
“为何?”
“博物院不是行政衙门不用挤在城内,四姓坪比较清静更加合适,而且那里也通了火车往来也方便。”
“好,我准了,你找工部李尚书,让他负责营建新衙门吧。”
“还有一事想请圣人允许。”
“说。”
“圣人手下有一支千人的地理考察团队,我希望把他们纳入博物院。”
闻言李世民眉头皱起,这支队伍不光是勘探大唐的地理丰茂,同时也是他的观风使,替他打探天下各地的消息,他自然不愿意轻易交出来。
“此事容我考虑之后在答复你,还有事情吗?”
“没了。”岳山回答完毕,拱拱手退回去坐好。
李世民看了一圈众人,开启了下一个议题:“分封制势在必行,但如何分封,给封国多大的权力也至关重要。你们也考虑了这么多天,可有什么想法?”
分封制度大约有三种,先秦时期的分封,汉朝时期的分封,晋朝时期的分封。
其中先秦时期的封国权力是最大的,事实上就是一个个独立的王国。拥有自己独立的政权体系和军事体系,只是名义上奉天子为宗主国,受到一定的节制。
汉朝的封国权力最小,朝廷还派遣国相主持国内事务。但也保留了一定的军事权和征税权。晋朝最奇葩,就不多说了。
九位宰辅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汉朝的封国制度,虽然也有部分调整,但大致差不多。听得岳山直摇头,照他们这样搞还不如不分封。
李世民似乎也对他们的策略也不是很满意,见岳山摇头的样子,就问道:“翠岚有何想法?”
岳山也没有客气,说道:“确实有一点不同的意见,诸位的方法都很好,但没有抓住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