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书堂 > 穿越重生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447节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447节

    此次日军对冀中军区的扫荡,整个部署来说,可以说的上滴水不漏。作战任务目标明确,各方面部队配合极为得力。而对太行、太岳地区的扫荡的日伪军,虽然出动的时间晚于冀中地区两个月,但时机选择的却是相当的精准。也就是说他们等待的就是被抽调组建挺进军而在两大根据地消失的部队,最终确切的位置。
    当然无论那些编入挺进军部队究竟会被调往那里,日军并不是太在乎。对于一贯轻视中国军队,尤其是在刚刚在中条山以几乎是微乎其微的代价,打垮了十几万中国军队所谓大胜之后,日军对自己扫荡区装备更加差的十八集团军部队兵力多少,并不会太在乎。
    特别此次扫荡,日军罕见的在单一区域集中了优势兵力的情况之下。他们更加不会在乎自己面对的对手,究竟有多少的兵力。但对于太行、太岳区扫荡的日军来说,对手的兵力多少无疑会影响到他们的作战计划制定。
    日军此次在挺进军出关的第二天,便立即发动对两大根据地的扫荡,只能说明了他们早就根据形势的变化不同,制定的多种作战方案。并做了详细的准备,并预见到了多种情况。其心思之缜密,动作之果断,兵力调动之隐蔽,都可以说的上极为经典。
    而在对太岳和太行动手的几乎同一时间,利用其冀中扫荡已经大致结束,可以抽调部分兵力的有利时机,同时发动对冀东军区进行大扫荡的这一手,则更是相当的毒辣。虽说无法直接牵制热河境内的挺进军以及抗联,但是对其后续作战影响相当的大。
    他的这个目标很明确,就是要配合关东军作战,消灭作为挺进军后方基地的我军冀东抗日根据地。使得我进入热河的挺进军部队,失去后方支援。而南下的抗联,即便突破外长城一线,在没有了关内支援的情况之下,也处于后续作战乏力的处境。
    而且彻底的扫清冀东军区部队,也就意味着彻底的断绝对北宁线一切可能存在的危险。并使得热河境内的部队,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支撑点。虽然还远说不上是釜底抽薪,但影响却是相当的不小,甚至可以说牵扯到了挺进军方面相当一部分的精力。这连续三套组合拳,可以说打的相当漂亮。
    尽管作为对手,作为永恒的敌人兼自己未来的对手。但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员,杨震不得不对日军的整个部署以及作战计划,心中暗自赞叹一下。只要这个人在华北方面军的任上,只要自己部队入关,这个人都将会是自己一个强劲的对手。
    有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在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任上,自己那个选择察北突破,抢占绥远的战略目标的确要慎重。从这个人到华北任上之后一系列大的动作来看,果然不愧为被此刻重庆那位最看重的日军名将。
    不过慎重归慎重,但让他就此放弃却是相当的不甘心。对手极其狡猾,但是却不是破绽。实际上日军这次整个行动,所有的部署中间只突出了一个字,就是快字。利用人们心理上的惯有思路,整个打了一个时间差。
    正是利用一般人在军事上普遍的惯有思维,打了所有对手一个时间差。几乎任何人都不会想到,一场大战尚未完结,便将主力几乎全部抽调出来,不做任何的休整立即投入到另外一个战场上。
    也正是利用几乎是所有人的这个心态,日军在此次打了一个漂亮的时间差。但日军能做到这些,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手中掌握着大量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利用这些交通工具,可以将大量的部队在极短时间之内,从一个战场转移到另外一个战场。也正是有这些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他们才可以如此的从容部署兵力。
    日军的机械化能力不强,甚至整个华北方面军配备的卡车也不是很多。其所谓的机械化程度高是与更低,甚至一个几十万兵力战区也没有几辆运输卡车,绝大部分物资携带都要靠人力。随军携带的弹药一旦打光了,就只能等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送上来后续补充的中国军队相比。
    与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西方军队相比,他们运兵以及后勤补给,更多的是依赖铁路线。按照日军的标准,他们在战时补给的极限是不能超过铁路线三百公里。当然在长江沿线作战,是一个例外。
    日本有优势海军,而长江这条中国最大的河流水深江宽。无论是水量还是水深,都远不是黄河可以相比的。万吨一级的海轮和舰艇可直抵芜湖江面,五千吨级的可以直接上溯至武汉。包括两岸支流在内,日军作战几乎不用考虑补给线的问题。
    但是在华北,他们的兵员调动以及作战物资补给,主要依靠的就是铁路线。此次日军兵员调动如此的快捷,就是依靠的同蒲、正太、平汉几条铁路线。如果这几大铁路线被切断,日军兵力不可能调集的如此之快。
    就算他们铁道联队,但铁路线不是公路,把坑填上就可以继续行驶。要是连路基都给他扒了,在修起来没有个十几天是做不到的。况且钢轨中国内地无法生产,所需钢轨只能从日本运来。你就算运力再大,也架不住天天大量的损耗。没有了铁路,看你们还如何运输兵员、装备和物资,还怎么将掠夺的大量粮食、矿产资源外运?
    第1109章 慎重对待
    只是正太线两侧的太行军区部队,同蒲线周边的太岳军区部队,眼下都在进行反扫荡作战。面对日军这次规模空前的大扫荡,两大军区虽说还不能全军覆灭,也不至于有如冀中军区那样被彻底的逼走。但长期的扫荡作战,带来严重损失却是不可避免。
    这两地毕竟都是山地作战,不似冀中平原一马平川,有利于发挥日军步炮合成,以及机械化装备的优势。山地作战,这是关内部队的长项。只是这一战过后,尽管两大军区留守部队山地作战优势明显,所处地区又是老根据地属于内线作战还是有一定优势。
    尽管太行、太岳两区有一定的自身优势,以及占据地形上的优势,不会重蹈冀中军区部队的覆辙。但在优势日伪军的围攻之下,元气大伤是必不可免的了,进行大规模的铁路破袭战恐怕是力不从心。
    而且两大根据地本就地处山区,虽不说地瘠民贫,但也并没有强到哪里去。其物产与粮食,远不如冀中平原丰富。这一次在日军采取的烧光、杀光、抢光的政策之下,恐怕根据地自身也要大伤元气。恐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无法支撑关内部队大兵团作战的补给。
    眼下如果展开铁路线的破袭战,唯一的优势就是同蒲铁路与正太线西段,相当多的地方都是在山区内通行。在这种地形之下,就算日伪军警戒的在严密,投放的兵力太多,但是其可下手的地方也相当的多。
    铁路在山区运行,尤其还是在山势相当险峻、崎岖的太行山区以及山西东南山地运行,必定要修建大量的桥梁与隧道以利通行。在两大铁路线上,有着大量的隧道与桥梁。尤其是正太铁路穿越太行山区地段,桥梁与隧道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最长的一条隧道,甚至在六百余米。
    也正是因为此种情况,所以在去年的百团大战之中,作为山西资源外运的最重要通道正太路一直是重点的破坏对象。只是虽说在战役之中受到了重点照顾,被破坏的也不算轻,损失也不小。
    但是在战役结束之后日军集中了四个铁道联队,在铁甲车的配合与航空兵的掩护之下,仅仅利用两个月的时间,便全线修复。甚至正太路上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损毁最严重的井陉车站只用了三天便大致修复,一周之内除了少数建筑物之外全部修复。
    没有办法关内部队极度缺乏高爆炸药,在破坏铁路的时候,即便有限使用炸药进行爆破。大多数使用的还是爆炸力不高的黄色炸药,甚至是黑火药。对于建筑物的破坏力,还是相对有限的。对铁路的破坏有限,也是日军能在短时间之内修复被毁铁路的重要原因。
    不过关内部队当时缺乏高爆炸药,却并不代表现在也缺乏高爆炸药。在调运装备进关的时候,杨震曾经根据关内部队作战特点,专门调运了一批高爆炸药和电发火的装置。按照抗联生产的炸药威力来说,五十公斤的炸药,足够彻底摧毁整个一条百余米的隧道。
    而这些隧道与桥梁对于铁路交通来说,都属于咽喉要地。不用多只要炸掉一两个,就足够整个铁路线瘫痪一段时间了。尤其是隧道只要炸毁一条,整个铁路线就长时间无法运行。所以在山西境内以及太行山区,倒不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只是山西境内倒还好说,只是这个平汉线与正太路东段却是相当的难办。冀中军区主力眼下已经无法在冀中平原立足,撤到了太行以及北岳的山区休整。短时间之内是已经无力重返冀中平原。对冀中境内的平汉线与正太线太行山以东的线路破袭,是无法做到了。
    而留守的那点地方部队,眼下躲避日伪军的清剿还来不及,即没有实力也没有能力对两大铁路线展开破袭。形势恶化到如此地步,原来建立的那些内线,恐怕眼下都要翻脸了。这年头千里送鹅毛的人不多,落井下石的人可是有的是。
    目前留守在冀中的少数部队与地方部队,面对日伪军仍在进行的反复拉网清剿,为了保存实力,只能隐蔽下来不能进行任何的活动。现在自保尚且不足,那里还有能力完成作战任务?日军在重创了冀中军区主力之后,可并未收兵回营。
    虽说从冀中调集部分兵力,加入对太行、太岳区扫荡与清剿。但对冀中清剿的几个师团主力,依旧部署在平汉线与正太铁路两侧。而且在冀中各地,也留下大量的部队驻防。同时,以铁路为骨架,以公路为锁链,采取囚笼政策,将整个冀中平原分成了大大小小几千块。
    冀中军区留下来坚持的部队,被分割在狭小地域,生存状况日益艰难,只能不断转移以自保。在这种形势之下冀中军区留下来坚持的那点自保都尚且困难的兵力,根本就指望不上也无法指望。
    但不切断平汉线这条日军在华北控制区的南北大动脉,又会对下一步作战产生相当致命的影响。日军可以通过平汉线,将保定、石门,甚至河南境内的日军,快速的通过平汉、平张、张绥铁路快速的输送到任何一个战区。
    当然也不是离了冀中军区部队,杨震就拿河北境内的交通线一点办法也没有。只不过这种办法,对于眼下抗联后勤的压力,将会是极大的。而且也影响到抗联本身在其他某些方面的计划。
    这个办法很简单,就是采取空袭的手段,对日军控制区的铁路线采取大规模的轰炸。尤其是北平、石门这样的铁路运输枢纽站,进行彻底的大轰炸,将其彻底的摧毁,以切断日军的交通大动脉。
    如果动用凝固汽油弹,不仅可以将铁轨烧毁,就连枕木都可以一扫而光。使用凝固汽油弹与高爆炸弹配合,更是可以连路基都摧毁,使得日军修复更加费力,时间也更加漫长。整个平汉线与正太线这么长的路线,日军的防空手段又有限,效果应该不错。
    在一年之后在美英两国对德国进行轰炸,摧毁德国人战争潜力的时候,也曾经采取过大面积对其铁路线进行轰炸这种现在看超常规的手段。虽然未能彻底的扭转战局,但是给德国人带来的损失还是相当惨重的。
    工业原料运不到所需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大批的被炸毁在运输线上。而前方急需装备补充的部队,却是望眼欲穿。而采用公路运输,对德国人相当薄弱的石油来源,又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大大的分散了,其原本用于前线喂饱其庞大机械化部队消耗的石油资源。
    在冀中军区已经撤出冀中平原,无法配合抗联对铁路展开破袭战。其他方向的部队,也在短时间之内无力出山,眼下这个问题只能是抗联自己解决。而出动大批的航空兵对平汉线与正太线东段进行轰炸,貌似已经成为唯一的解决问题手段。
    只是眼下的抗联,却远没有几年后美英对德大轰炸那样的底气。更没有人家源源不断可以补充轰炸机,以及油料、弹药充足的能力。人家被打掉一架,可以补充十架。而抗联被打掉一架,就永久的损失一架。
    还有油料、炸弹,抗联都无法与美英相比。如果动用航空兵对两大铁路线进行空袭,那么所需要的油料将会是一个极大的数目。按照抗联眼下的油料,特别是航空油料的储备来看,承担这个任务很是吃力。
    现在别说抗联这种高级武器自行研究,还是一片空白的军队。就是科技实力远远超过抗联不知道多少倍的美英德三国,也研制不出来后世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如果想要达到预想的战果,只能靠出动飞机与投弹的数量来弥补。
    而目前即便是从最靠近外长城一线的热南境内起飞,或是延安起飞,但是抗联能够达到石门一线的轰炸机,也只有伊尔四轰炸机一种机型。如果在轰炸之中损失过大,无疑会影响杨震的下一步计划。最关键的是这些轰炸机的使用已经有了预定的计划,如果抽调出来使用到华北方面,会对下一步的作战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
    最关键的是这一些列影响带来的后勤压力,更是难以预料。油料、炸弹的消耗,势必要对抗联目前相当薄弱的储备带来极大的影响。甚至有可能使得在美国援助抵达之前,抗联原来储备的航空油料全部消耗一空。
    将手头有限的航空油料集中于对正太以及平汉两大铁路线轰炸,其他方向的作战势必要停下来。而且抗联在交通线全面打通之前,对关内的空运补给也只能停下来。这无疑对关内部队,又会带来一个相当不利的影响。
    关内几大根据地内的兵工厂原料,尤其是各种弹药的发射药和,全部来自于抗联的空运。而且在关内形势未发生根本变化之前,这种依赖性在短时间之内是不会改变。如果抗联停止空运,无疑会对关内各个兵工厂的生产带来致命的影响。
    原本此次战役打响后各种油料的消耗,尤其是航空油料的消耗,就因为航空兵起飞作战频率远远超过预期,已经超出计划使用的数量。原本预计可以使用到明年年初的储备油料数量急剧下降,对航空兵下一步的作战,已经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
    如今再大幅度增加对航空兵的使用,那么目前的航空油料储备还能坚持多久?航空兵不像炮兵,没有了汽油无法使用牵引车,还可以改为用马匹牵引。没有了汽油的航空兵,就像一个没有任何武器的士兵一样,连挨打之后的还手余地都没有。没有了油料供应的航空兵,就只能老实的呆在地面上,而不会有任何的作为。
    作为一个大区的军事指挥员,杨震不能不对后续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仔细的考虑。尤其是对抗联的还相对薄弱的后勤带来的可能沉重压力,以及对今后原有计划的影响,更是需要他慎重的对待。
    第1110章 理解不同
    战场如棋盘,不仅要走一步看三步,而且要看的更远。在整个战役结束之前,任何一步走错影响的不单单是一场战役,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今后各个方面的发展,这都是需要他慎重对待的。
    苏德战争爆发之后,实际上眼下抗联周围的处境,可以说处在自局面改变以来最困难的时期。尤其是在眼下还无法自行生产的物资供应方面,几乎是自杨震改变东北局面之后最为严酷的一个时期。
    苏联人眼下已经是自顾不暇,恐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已经不可能,也不在向抗联方面出售包括油料在内的任何物资与军工原料。而美国人是在日本人咄咄逼人的攻势以及压力面前,选择了进一步的退让,还是其他什么不清楚的原因。
    就在杨震赶来热河之前,美国人正式通知抗联方面,除了已经交付和已经签订供货合同,正在组织供货的货物,以及火车机车与电子器材原料之外,不会向抗联再出售任何直接可以作为武器生产与军事用途的物资。虽然并未停止出口机器设备、卡车和农业机械。但是很多军工生产急需的原料,以及是一些战略物资却被禁止。
    而在禁售物资名单之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停止对油料以及军工原料钢的出售,以及炸药等原本按照杨震的计划增加进口的化工产品和橡胶制品。美国人的这一手,无疑更让抗联目前正在囤积军工原料与油料储备的计划雪上加霜。
    原本在苏联停止供油之前,抗联就曾经计划过向美国购买所需油料。而且美国人也原则上同意在抗联目前资金已经不算充足的情况之下,以抗联目前存在美国银行之中剩余的资金作为抵押,提供一笔为期三年的一千万美元的低息贷款,专门购买抗联所需的各种油料。
    不过美国人提供这批贷款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如果抗联目前存在美国银行中的资金,低于一千五百万美元下限的时候。银行内的这笔资金,将由美国方面直接扣除冲抵贷款。却没有想到这笔合同中央已经批准,到最后关键的时候美国人却是翻了脸。
    不过虽说美国人在最后的关头,禁止抗联从美国进口一批军工原料。但却是不知道美国人抽了什么疯,还是自己大量的棉花库存无处消化急于找地方清仓。他们拒接出售抗联最急需的一些物资以及工业原料,却是向抗联提供了一千万美元用来专门购买棉花的低息贷款。
    除了这笔棉花贷款之外,美国人倒是大方的还额外提供了五百万美元的汽车与飞机零部件。尤其眼下是急需的飞机螺旋桨、机轮、刹车片等配件,以及战斗机和各种车辆使用的防冻液。而且这两笔贷款,也一改之前的做法,不再需要任何的抵押。
    美国人翻脸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受制于日军的压力。但直到美国人真正参战之后,杨震才清楚。之所以最后关头出了问题。除了日本人对去年美国人通过苏联方面出口大批的军需物资、工业设备、军工原料,甚至是作战飞机相当不满。而再三利用其在美国国会与民众目前内心尽可能的避免参战的心态,向美国政府与国会施压之外,重庆方面也横插了一竿子。
    重庆方面通过其驻美大使馆,以抗联根据地为中国地方政府,抗联目前只是国军建制一部分为借口,多次向华盛顿方面提出抗议。鉴于目前中国国内的形势,尤其是汪伪政权成立之后,为了拉拢重庆方面继续与日本作战。
    在重庆方面多方抗议之下,美国人经过慎重考虑还是取消了原有的合同,并暂时终止了以一切以信贷为方式的对抗联军工原料出口。甚至为了短暂的安抚日本人,就连抗联目前急需的油料也停止了出口。
    毕竟皖南事变之后,中国国内态势微妙的变化,美国人还是很清楚的。不知道是为了敷衍日本人,还是为了敷衍重庆方面。无论抗联方面如何的据理力争,美国人最终还是取消了这份合同。
    只是以救济难民为借口,维持向抗联出售棉花以及卡车。不过对于重庆方面希望美国能将这笔贷款转交给重庆方面,以在美国购买重庆方面急需的军需物资的想法,美国人还是拒绝了。
    在美国人看来,短时间的禁运应该不会给抗联带来多少威胁。因为之前大批的物资出口,美国人认为抗联手中目前至少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储备。而且原来抗联并不是单纯从美国进口物资,从苏联方面更是进口了大量的物资,尤其是之前并未从美国进口的油料。
    有了这部分的物资储备,抗联还不至于在短时间之内发生严重的物资短缺。而眼下陆军只有很少的数量,并不了解一支相当规模装甲部队每天物资消耗量的美国人,却不知道他们这一厢情愿的判断,给抗联带来的相当大的困扰。
    尽管现在对于美国人翻脸的原因,杨震还不清楚。但眼下美国人这一手,还是给抗联带来了相当的困扰。让抗联通过进口美国部分战略物资,取代目前实际上已经终止的苏联通道的计划全部落空。
    不过这些东西对于抗联来说,倒也不是一点需求没有。但是这些物资,却不是最急需的物资。美国人眼下心里面究竟想的是什么,杨震没有时间去想。但美国人停止出售军工原料与油料,却给眼下抗联的作战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油料的困境,杨震经过与中央协商之后,甚至已经通过科瓦廖夫向苏联方面提出以目前抗联储备的一部分美式战斗机,以及卡车换取苏联储备在远东方面的部分油料,尤其是汽油与航空用油的建议。
    虽然苏军在开战到现在,已经损失了大批的油料储备。各个工厂不是丢失,就是正在搬迁过程之中,油料储备目前也不是很充足。但是按照目前抗联手头并不是太多情报显示,在远东地区其储备数量还是很大的。如果能搞来一部分,至少也会解决一部分燃眉之急。但眼下苏联方面,还没有给予任何的答复。
    而抗联方面的炼油厂还正在抓紧时间建设,位于齐齐哈尔周边的油田,只进入开采前期的准备。也就是说目前刚刚在那位绕路香港、苏联,在自己那位早在大革命时期入党的学生以及老部下也是国内著名地质学家的动员之下,以治疗肺结核名义来到北满的中央大学前校长,国内著名的地质学家带领之下完成前期的勘探准备,各种采油机械也刚刚运到现场。
    尽管经过两大地质专家的苦心勘测,已经验证了杨震之前的预料,这里有一个相当大的油田。甚至被那位中国地质学领袖,称之为中国未来的巴库。但什么时候能正式出产成品,至少年底之前是不要考虑了。也就是说美国人如果不提供油料,苏联人不答应交换,抗联目前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的油料来源。
    这一点不能不让杨震慎重的考虑,也多少让他有些迟疑。部队的机械化、合成化能力越高,对石油这种现代工业血液的需求量也就越高。尽管已经是极为精打细算了,但随着大量的现代化装备的使用,目前战役只进行了三分之一不到,油料的消耗量却还是要高于预期。
    这个结果,使得杨震很是头疼。在目前外购油料渠道已经被切断,而自己自产原油暂时还指望不上的情况之下。怎么样才能用好每一滴油,尽可能长的维持目前储备油料的消耗,都是杨震必须要慎重考虑的。
    想到这里,杨震抬起头来看了看外边的天色,心中却是有些犹豫不决。他自来到这个时代,恶劣的环境逼得他一向杀伐果断,只要下定决心从来没有犹豫过的。因为残酷的现实让他不能,也不敢有丝毫的犹豫。但是像今天这种犹豫不决的情况,还是第一次。
    看着在看完资料之后,脸色有些变化不定显得很沉默的杨震,那边挺进军的司令员和政委对视一眼之后,司令员开口道:“杨震同志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我们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一下。三个臭皮匠还顶一个诸葛亮呢,我们这三个人总比臭皮匠还强一些吧。”
    “虽说我们之间在这件事情上有一定的分歧,但毕竟我们的目标都是相同的。大家有什么想法,还是都拿出来相互沟通一下,相互找出对方计划之中的不足。两相比较一下,取最好的一个就是了。交流、交流,有交才有流吗。”
    “我们并不是不相信抗联没有这个能力,只是认为在目前的环境之下,实施这种规模的作战,还是有些不适合的。贪多嚼不烂,这个道理你应该懂得的。我们主张还是按照目前的整个战局,量力而行。”
    听到老帅的话,杨震不由的有些汗颜。虽然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将自己心中的犹豫不决以及原因说了出来。老帅说的没有错,三个臭皮匠还顶一个诸葛亮。虽说想法不同,但是毕竟大家的目标都还是一致的。所差别的仅仅看着腰包的鼓瘪程度,而胃口大小不同的问题而已。
    杨震打通察北,进而抢占整个绥远的目的,是想要拿下整个晋西北。建立一条途径察北、绥远地区的稳固交通线,以及抢占矿产资源丰富的包头地区。为下一步军工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条件。
    而两位老帅则是老成持重,心思更多的放在尽可能的避免战线拉的过长,同时也不能使关内已经处于困境的部队受到更大的损失。但实际上两方面的目标,在本质上却是相当一致的,并没有什么不同。区别只是发起战役的规模大小不同,以及对交通线畅通的理解不同而已。
    一方面主张量力而行,摸着自己的腰包下菜碟。一方面却是不仅想要一举搞定,而且心中还有着更大的野望,两方面的真正分歧就在这里。两位老帅都认为在目前的环境之下,杨震的胃口着实有些过大了。
    第1111章 势在必得
    不过杨震还是老习惯,说起自己的思路来还是喜欢比照地图。好在中央为了此次作战计划,在杨震的要求之下,想尽一切办法给挺进军搞到并调集了一批察哈尔、热河、河北、山西以及绥远的地图。
    虽说没有搞到全国的军用地图,这玩意一般都是没有的,现在也没有地方去搞。别说中央,恐怕就是眼下的国民政府手中,都没有一张详细的全国军用地图。从来就没有真正统一过中国的国民政府,根本无暇,也没有精力去绘制一张全国地图。
    不过中央想尽一切办法动用地下关系,从重庆国民政府军政部搞到了一张七七事变之前,国民政府在做抗战准备的时候,绘制的全华北的大比例军用地图复制品。以及一张恐怕是目前全国最精确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美国人勘测的民用全国地图。
    那份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全国地图倒也罢了,但是那张国民政府费了很大力气绘制的华北军用地图,却是正好给杨震解释自己思路带来了相当大的便利。这张地图虽说不是航空测绘的,但已经是这个时代国内难得精确的地图了。
    知道杨震有喜欢比照地图陈述自己作战思路与计划,而且身为军人对照地图来说总归还是理解与接受快一些的两位老帅,在杨震凝神思考的时候,已经命人将这些地图,尤其是那张华北军用地图挂了起来。
    这些地图虽说还有一些地方不是太清晰,但那也无关紧要。毕竟这个时代测绘技术,还不是那么太发达。而且整个华北又分属不同的势力范围,察哈尔北部与热河又沦陷于日军手中,绘制一张地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日军是绝对不可能让中国军队进入他们控制区绘制地图的。而当时华北的三大势力,对中央军进入自己的地盘又相当的防范,非但不会提供协助,甚至还会处处的防范与掣肘。再加上太行区、北岳山区的一些土匪武装和形形色色的地方武装,这张地图能绘制成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了。
    毕竟这个时候,非但没有后世的技术,更没有后世的那种稳定的条件。而有了这张地图,让杨震的思路更加清晰。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在陈述自己心中思路的时候,对照的地图越是清晰,他的话题和思路也就越清晰。


新书推荐: 同行人(群像) 位面风俗店经营指南 游离(渣女守则)bg nph 圣提亚同学会系列(简体版) 有产业的人 毕业季 你如繁星降临 孤独与深思 布登勃洛克一家 武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