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书堂 > 穿越重生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539节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539节

    但是手中的火炮性能,却是参差不齐。甚至有些火炮的生产与制造年代,都已经过于久远。不仅性能已经落后,就是火炮的质量也有相当的问题。在去年与此次会战高强度使用之后,已经不止一次出现因为火炮老旧而炸膛的事件。
    而在经历过去年的高强度使用之后,今年这些火炮性能以及寿命下降的更加厉害。特别是那些波兰制造的法式七十五毫米野炮,本身质量就不如原厂货。再加上普遍生产时间,已经高达二十年甚至更多,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一战时期粗制滥造的产品,在使用之中问题就更多了。
    不算波兰仿造的,就算那些法制原厂的一八九八式七十五毫米野炮,也因为大部分都是一战时期的应急产品,也都到了报废的时候。火炮的本身老化,再加上日常高强度的训练,也加快了这些火炮的报废速度。
    当然这些火炮出现事故之中,不单单是火炮的问题。抗联在很多战斗之中,超过标准强度使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杨继财在阿鲁科尔沁旗那场炮火屠杀之中,大多数的七五野炮都打出了超过标准射速将近一倍的炮弹。
    至于其余的一百毫米榴弹炮、一五零榴弹炮,其发射速度也普遍高于标准射速,超过一半已经是普遍的现象。一个小时的炮击,打垮了第七师团的主力,将总部调运到阿鲁科尔沁旗境内的炮弹打出去八成。这个火炮的射速不大大的超标,根本就无法做到,也不可能形成足够密集的弹幕。
    而这种现象在其他的部队,也相当的普遍。七师装备的两门四一式山炮,在一场战斗之中短短的三分钟之内,打出去近八十六发炮弹。而四一式山炮,即便是新制造的新炮,最大射速也不能超出每分钟十发。八十六发炮弹,几乎相当于这两门山炮每分钟打出去近十五发炮弹。
    这种高强度的使用,无疑在另外一个方面加剧了本身就是二手货,甚至是三手货,很多已经有相当老化的火炮报废的速度。别说老炮了,就算新制造的火炮,也禁不起这么高强度的使用。
    不仅配备在阿鲁科尔沁旗境内的炮兵,多次出现炸膛导致炮兵伤亡的事情。七师的那两门四一式山炮虽然没有炸膛,但是也是战后因为高强度使用,膛线几乎磨平。经过检验全部,已经没有维修的价值,只能报废处理。
    尽管总部已经再三下令,在不必要的情况之下,尽可能的减少火炮使用方面的浪费,并严格控制火炮使用强度。因为这种情况,不仅仅意味着加速火炮报废的速度,同时也是对炮弹的一个相当大的浪费。抗联的底子这么薄,别说火炮了,就是炮弹这么打下去也实在有些吃不消。
    但是对于火炮使用方面,很多的部队依旧出现了浪费严重的情况。在新京北战场上,甚至出现了打一个日军中队反击作战,即动用野山炮连各两个外加上一零七火箭炮连,八二迫击炮和一二零迫击炮各一个连,一个火力覆盖即打出去上千发炮弹的战例。
    在攻坚作战的时候,也经常出现对日军一个普通的工事群,即动用一个炮兵营,甚至更多炮兵的情况。实施火力拦截的时候,无论增援的日军出动多少兵力,多层次、交叉的弹幕射击是相当普遍现象。
    但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又使得总部对炮兵使用无法控制太严,以免影响战斗进展。毕竟目前抗联主要的地面火力支援手段,还是以炮兵为主。这就造成了部队之中火炮,尤其是师属火炮普遍使用过度,炮弹消耗量越来越大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之下目前抗联使用的部分火炮,尤其是使用量最大,也是使用最频繁的师属火炮,相当一部分都到了必须更换的时候。而眼下在战场上,想要缴获日军火炮,也越来越困难。
    此次会战,虽说到眼下已经全歼了日军几个师团。但是缴获的完整火炮,并没有多少。日军在战斗失利的时候,会将所有无法携带或是已经没有炮弹的火炮,尽可能的全部炸毁。现在缴获的数量不足,无法满足需要。如果再寻找不到来源,恐怕会影响部队在今后的战斗力的。
    按照郭邴勋的估算,按照今年对火炮的使用强度来看。此次会战结束之后,至少要有五十门以上的七十五山野炮,以及相当一部分大口径火炮,尤其是波兰制造或是法国制造的野炮只能退出装备序列。
    尽管知道杨震这么做,也是一种在自身目前还无法制造身管火炮之下的无奈选择。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郭邴勋也是很清楚的。但这一千辆美制卡车,对于郭邴勋来说还是相当的不舍。
    这两个问题,一个是关系到下一步作战之中战略补给的问题。一个是解决部队未来火力支援的问题,两个问题都是相当关键的问题,先解决那个都是头疼的事情。既然这样,也只能是头疼先医头了,至于卡车的问题暂时先放一放。
    而且拿出去这一千辆美制卡车,对于眼下的抗联还远不到致命的程度,更不是在未来无法补充。但火炮的问题,是关系到抗联在今后几年作战中的火力支援问题。考虑清楚了,郭邴勋虽说没有表示完全的赞同,但实际上也算是默认了。
    至于杨震说的今后除了军事问题之外,他不会再插手根据地地方建设,以及与苏美英三国打交道的话,郭邴勋反倒是没有太在意。有些事情,不是杨震想脱身就能脱身的。中央明确指示,今后在对苏美英三国交涉的时候,还是要以杨震的意见为主。
    这个态度,已经很明显的表明了中央的态度。而且在对待这些狡猾的西方列强方面,大多数没有对外交涉经验的人,去了也只能是吃亏或是干瞪眼。用郭邴勋私下与李延平的谈话来讲,用君子去对付流氓吃亏的只能是君子。
    对于那些一心只想占便宜的西方流氓,只能用杨震这种脸皮又厚,又极其腹黑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尽其才。否则,只有吃亏的份。这种情况,中央以及东北局还是清楚的。杨震想彻底的从中脱身,恐怕没有那么的简单,弄不好只是一个镜中月、水中花。
    最关键的是他认为受制于经历和环境,有些事情甚至包括总指挥在内,眼光还是都有些短。考虑问题更多的还是限制在有限的视线之内。根据地要想真正有一个的长远发展,至少目前还离不开眼前这位老兄。
    在工业发达的法国呆了几年的郭邴勋清楚的知道,在经济发展与工业建设方面也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战略眼光。才能真正的促进一个大发展。而这个战略眼光,至少从目前来看,还是非杨震这个人莫属。其他人,还是做一些实际工作比较恰当。
    最关键的是郭邴勋认为眼下根据地内,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之下,造纸、纺织,甚至建材方面的轻工业以民营经济为主。重工业以及关系到国计民生根本的问题,以计划经济和公有制为主的模式,还是比较适合的。
    如果换一个人来,搞出一个全盘苏式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这很不利于根据地的经济发展。虽说对经济研究不多,但是苏联那种全部包揽的,过于僵化和死板的工业模式,郭邴勋还是很不赞同的。
    第1360章 没有想到的结果
    见到郭邴勋总算想通了,杨震也就没有针对这个问题继续解释。实际上这也就是当着李延平和郭邴勋这两个自己最得力的搭档,他才这么苦口婆心。如果是换了别人,杨震恐怕连一句解释的话都不愿意讲,更何况还将话讲的这么的透彻?
    尽管已经定下了基本的调子,但是有些事情却是杨震没有预想到的。在经过多次拉锯一样的谈判之后,苏联人虽然最终同意了他的这个交换方案。但是在签署最终协议的时候,却是出现了纰漏。
    而原因说出来,几乎让人笑掉了大牙。m三零一二二榴弹炮,这款苏军标准的师属支援火炮,苏联人自然知道是什么东西。虽说前期在战场上损失了成千上万门火炮,但是苏军依靠现有的库存,还是完全可以满足抗联需要的。
    甚至不用从西部战场上抽调,目前储备在远东地区并不多的这款火炮,完全可以满足抗联那点小小的需要。至于t三四坦克这种划时代的坦克,苏联人自然也清楚的很,因为都是苏军制式的装备。
    虽说在战局正紧张的时候,抽调出部分最新式的坦克,让苏联人也一样肉疼的紧。但是至少还知道,这些装备去哪里找。最关键问题,却出现在了那款被杨震称之为zls三型七十六毫米加农炮身上。
    眼下苏军装备的七十六毫米火炮,尤其是野炮的型号不少。其装备的中型口径火炮,基本上都是七十六毫米的。其目前师一级装备的主要还是f二二和f十型野炮,而团级装备的则是一九二二式野炮,压根就没有这款什么zls三型七十六毫米野战加农炮。
    这款所谓的zls三型七十六毫米加农炮,前来谈判的苏军代表,包括他们身后的苏军总参谋部都是一头雾水。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自己部队什么时候还装备过这么一款火炮。甚至主管苏军炮兵生产的苏军军械部,都不知道苏联什么时候生产过这么一款听起来性能极其优异的七十六毫米加农炮。
    直到此次谈判之中,始终坐镇幕后的杨震,提出这款火炮是苏联著名的拉各宾设计局的产品时候。那位被从前线紧急召回的,一手断送了苏军相当一部分优秀装备。就连杨震提供的几款新式武器,都通通被他枪毙了的前军械部长才想起这款在今年七月份被他禁止生产的火炮。
    在总算查清楚这款火炮的来源之后,苏联方面却因为这款火炮在通过验证之后,便被禁止生产而无法提供现货。这种情况的出现,无疑让苏联人很是尴尬。一款外国人都知道的火炮,却被自己人下令禁止生产。而现在更无法拿出抗联所要求的数字,而无法交换到自己急需的反坦克武器。
    最后还是那位担任总设计师的拉各宾少将,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告诉苏军总军械部。这款被那位苏联元帅枪毙的火炮,自己偷偷的在设计局所属的高尔基九十一工厂内已经少量生产了一部分。
    虽说这些私下秘密生产的火炮,总数加在一起还不到一千门,但是满足抗联的需要绝对没有问题。正是有了这位关键时候站出来的少将总设计师,这才让这幅闹剧没有持续的太久便结束了。
    当这款被杨震点名索要,整个苏军却是一门没有装备的火炮,引起极大兴趣的那位苏军最高统帅下令拉到莫斯科试射,以满足他的好奇心时候优异的表现。以及在随后维亚济马会战之中试用时候,以不过一个四门制的炮兵连,却在远射程之内,击毁了几十辆德军坦克装甲车辆时表现出的强大威力。
    那位被这款火炮优异的性能所震惊的苏军统帅,如果不是现任苏军总参谋长劝说,差一点当场就要毁约。这款火炮具备的强大的,当前所有德军坦克都无法防御,更是苏军目前装备的主力四十五毫米反坦克火炮望尘莫及的穿甲能力,更是让这位苏军统帅舍不得拿出去一门火炮去交换。
    不过虽然最终还是按照谈判定下的数目,交付了所有的火炮,并提供了全套图纸以及派出部分技术人员来到抗联协助生产。但是这位其实很小心眼的苏军最高统帅,却是将怒火全部发泄到了那位倒霉的前军械部长身上。
    其实将火气发到他的身上,倒也没有冤枉他。如果不是他的守旧以及碌碌无为,这款性能极佳,而且威力相当大的火炮也不至于埋没这么久。按照苏联人强大的生产能力,到协议签订的时候,拿出上千门来说,绝对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如果不是他下令禁止这款火炮的生产,眼下严重缺乏新式反坦克武器的苏军,也不至于缺乏优秀的大口径反坦克武器到如此的地步。更不会低声下气的去求,之前一直求他们的中国人。
    甚至杨震早就给苏联人提供火箭筒这种单兵反坦克武器,最终却被他下令禁止生产,甚至连图纸都销毁的事情,也在这个时候被某些人不小心的提了出来。这位元帅不怎么好的人品,让他明显很不受苏军各级将领的看待。
    在处理他的问题时候为他求情的人几乎没有,落井下石的反倒是不少。就连在苏联肃反最激烈的时候,不惜冒着自己也同样被抓起来的风险,为苏军保留下不少才华横溢将领的那位副国防人民委员,以及现任总参谋长也都没有为他说过半句话。
    在加上之前作为大本营代表去前线督战失败的经历,那位暴怒的苏军统帅直接将这位倒霉的前军械部长从元帅,一口气降到了中将,并打发到中亚军区做了一个手头炮兵七拼八凑也不过两个团的炮兵司令。
    如果不是看在当年在察里津并肩作战过的老战友情份上,恐怕他的一颗大星会直接换成苏军少将标志的两颗小星。甚至有可能会被找一个不是借口的借口,如苏德战争爆发之初的那些倒霉蛋一样,被送上军事法庭枪毙或是打发到西伯利亚去搬石头。
    这位因为过于因循守旧,让苏军相当一部分优秀的新式武器夭折的苏联元帅,这次却是栽了一个大跟头。虽说没有像杨震知道的历史上被直接降为少将,但却从此脱离了苏军高层,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再上过战场。先是中亚军区挂了一个有名无实的闲职,后来被调到西伯利亚军区当了一个副司令。
    除了那位倒霉的前元帅之外,杨震此举引发的另外一个后果就是,苏联人对拉各宾设计局和苏军总军械部的严格审查。开玩笑,苏联人自己都不知道有这么一款新式加农炮,那个远东地区该死的中国人是怎么知道的?
    出现这种问题,一定是总军械部和设计局内部有叛徒、中国人的特务和敌对分子。不仅一定要查,而且一定要彻底的清查。将那些隐藏在伟大的苏联红军内部的敌特分子,一定都要彻底的清除出去。
    结果就是杨震得到了这款优秀火炮的图纸和一批现有装备,而这款优秀火炮的总设计师以及他带领的设计班子,除了两个人经过严格审查之后被派到远东协助抗联生产之外,其余的通通被抓紧了内务部的监狱。
    杨震在制定这个计划的时候,没有想到自己这一手会导致了这款性能优异的火炮,会比他原本知道的历史整整早了几个月量产。因为在这件事情犯了主观错误的他,一直以为这款火炮早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初,就已经开始量产了。
    他压根就没有想到,这款火炮实际上是在今年年底才开始生产,大规模装备苏军还是明年的事情了。更没有想到,一位苏军元帅的命运在自己手中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还有一批苏联的优秀火炮设计师,会因为自己而蹲了监狱,甚至很多人被枪决。
    这件事情后续影响还不仅仅如此,甚至还延伸到了几年之后,抗联引进其他苏制武器方面。尤其是在抗联引进苏制d一式一五二榴弹炮、d四四式八十五毫米加农炮生产技术的时候。
    被杨震搞的有些神经质,总是疑神疑鬼的苏联方面,几乎杨震每一次提出来引进那款武器,总是在事后伴随着对该武器设计局,或是生产工厂来一次彻底的大肃反。从总设计师到一般的技术人员,甚至工人都是怀疑的对象。
    杀来杀去,间谍是一个没有抓到,苏联反倒是损失了不少优秀的武器设计师。这次拉各宾将军在那位苏军总参谋长力保之下侥幸的保住了一条命,但是他手下的设计班子却只剩下几个人,其余的人都被内务部逮捕之后随意按上一个罪名枪决。
    除了火炮设计局,就连远东军区都跟着吃了瓜落。负责肃反和反特的远东军区内务部长,被召回莫斯科之后一去不复返。军区情报部长被逮捕之后,未经任何的审判便由莫斯科下令直接处决。就连科瓦廖夫,也差点没有牵连进去。在完成谈判之后即被召回莫斯科,很长时间才得以返回。
    如果不是杨震再三要求,抗联对苏交涉只认他和那位远东王阿巴那申克大将,恐怕这二位也保不住自己的脑袋。至于直接负责此次谈判的远东军区参谋长,被降级成为一个师长派到了前线,最终阵亡在第二年的哈尔科夫战役之中。
    杨震对性能优秀的苏制火炮的预见性和垂涎,导致了那位总是疑神疑鬼的苏军最高统帅每次杨震一开口总是大开一番杀戒。直到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因为武器设计师被丢进监狱和掉脑袋的太多,已经大大的影响了苏军武器装备升级和更新他才罢手。
    只是这件事情引发的后续影响,还不是现在的杨震可以预料到的。手中缺乏性能优秀火炮的杨震在点名索要自己所需火炮的时候,也压根没有去想到自己这么做会给苏联人带来什么后果。或者说他已经想到了,但是却在闷声发大财而有意识的不说破而已。
    第1361章 交换的选择
    其实杨震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抗联目前火炮生产,还停留在仿制几乎都快要仿制不下去的局面。至于自己设计能力,更是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部队对新式的火炮的需求,又是与日俱增。
    尽管也知道在不远的未来,美国人会援助自己一批火炮。但是整个二战各交战国所使用的火炮来看,美军在二战中所使用的火炮,除了个别的型号之外,大部分的性能只能说一般,远不像苏制火炮那样的性能出众。与苏制火炮相比除了重量上占一点便宜之外,其余方面只能说是普通。
    当然美制m一式一五五榴弹炮的性能也不错,与苏联类似火炮相比只是炮弹的威力稍逊而已。但是杨震却是很清楚,这款火炮自身需求量也相当大的美国人是不会提供给抗联的,最多只会提供其仿制老式的m一九一八式一五五榴弹炮。
    当然美制m一零一式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也是一款性能比较优异的火炮。但是这种火炮,杨震很清楚美国人会提供一些,但是并不会提供太多,最多不会超过一百门的。因为这种美军制式师属火炮,甚至配置到团一级作为火力支援的火炮,美军需求量也会很大。
    据杨震所了解,在今后几年的战争中,美军装备的七十五毫米山野炮的数量并不多。除了在太平洋战场使用了部分七十五毫米m一型轻型榴弹炮之外,主要的地面火炮就是这种m一零一型一零五榴弹炮。
    在战争之中,美军扩编达到几百万的情况之下,这种美军一个师装备数量最后达到五十四门,甚至更多的火炮。再加上还要援助给其在欧洲战场上的主要盟国,加拿大和英国,轮到抗联的时候,恐怕就所剩无几了。再加上重庆的国民政府还要分一杯羹,到自己手中的数量就更不多了。
    而部队现在面临着大口径火炮的数量不足,同时性能也越来越落后。再加上那些二手,甚至三手的火炮,已经逐步到了使用寿命,火炮的更新换代需求与也越来越急迫。而这个时候,苏联生产的就连他们的对手也赞叹不已的火炮,自然就成了他的首选。
    事情的后续发展,也正像杨震所预料的那样。美军提供给抗联的火炮,还是以七十五毫米轻型榴弹炮为主。一九一八式一五五榴弹炮只提供了两个团共计四十八门,性能最好的新式一五五榴弹炮则只提供了一个团二十四门。
    至于美制一零五榴弹炮除了四二年提供给了一个三营制炮兵团的数量之外,直到四四年才开始重新提供。数量根本就无法代替抗联使用的波兰造一百毫米榴弹炮,以及法制一零五毫米野炮。
    如果不是杨震从苏军手中交换了一批苏军缴获的德制一零五榴弹炮,以及通过美英军事代表团,将其在北非战场上缴获的德制同型火炮要了来。抗联的火力升级计划,将会被全部的打乱。
    因为即便是引进了苏制一二二榴弹炮的所有生产工艺和图纸,但是受制于生产工艺、原材料的来源,使得整体生产的速度并不快,产量也很不稳定,平均每年还不到二百门。按照这个生产速度,根就无法完成杨震设想的抗联火力配置。
    没有办法,抗联军工的底子实在太薄了。即便是有完整的图纸和生产工艺可以利用。但是在还要全力生产其他武器装备的同时,生产一二二口径榴弹炮这种庞然大物,还是有些过于吃力。虽说四二年上就完成了试生产,但是真正形成量产,已经到了四三年底。
    再加上杨震将主要的火炮生产,都放在了部队更加急需的七十六毫米加农炮上,这仿制的效率更加高不起来。引进苏美英三国缴获的德制榴弹炮,也就成了杨震缓解燃眉之急的一个手段。
    德制一零五榴弹炮的性能虽说比不上美制火炮,但是胜在来源渠道比较畅通。同时因为口径和弹药生产的问题,即便是被三国缴获,也不会作为主要火炮使用。因为没有人会为缴获的数量并不见得多的战利品,去大量生产在战争之中消耗量相当大的炮弹。
    当然除了苏德战争之初,德军缴获了成百上千的苏制m三零式一二二榴弹炮。因为这种火炮性能过于优秀,补充进部队作为支援火力,而生产了相当一批的炮弹。但这只是整个二战之中,极少的一个特别。
    在部队不断的在扩编,中型口径火炮需求量日益增大的情况之下,这个产量甚至连抗联自身都无法满足,更别说还要给关内部队换装、整训。直到战争结束,抗联之中这种火炮的编制,也没有达到杨震所设想的那样,每个步兵师都编制一个营的程度。
    无奈之下杨震只能先将这种火炮独立编成团,主要集中到了纵队所属炮兵,以及总部直属炮兵身上。各个步兵师的炮兵团之中的原有一二二榴弹炮的编制,都给了交换来的德制一零五榴弹炮或是缴获的日制九一式一零五榴弹炮。
    实际上早在这次协议达成之前,杨震就已经考虑到自身军工生产能力,是否能在全力生产其他武器装备,以及七十六毫米加农炮的情况之下,有没有能力在短时间之内为抗联提供大量的这款榴弹炮。所以,他也提前着手做了一些准备。
    在知道美苏注定不会提供给自己太多火炮,而自身生产能力又是相当有限的情况之下,杨震便将目光转向了美苏两国根本没有用处的德制火炮,主要是一零五和一五零榴弹炮,这两款德军师一级的制式火炮。
    德制火炮,尤其是一五零榴弹炮的性能虽说比不上美国货。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更比不上苏制ml二零式一五二榴弹炮。但是总比抗联现在使用的法式一五零榴弹炮强,而且更比没有强。
    在莫斯科保卫战刚一结束,杨震便通过苏联远东军区,以及在美国人的协调之下,不惜用五万吨的粮食,六千吨的肉类,以及二十万发八二迫击炮弹和一二零迫击炮弹,十余万发无后坐力炮弹为代价。
    与苏联人交换了其在莫斯科保卫战,以及之前苏军获胜的罗斯托夫也叶利尼亚两场战役之中缴获的全部德制一五零和一零五榴弹炮,以及几百辆德制的坦克、半履带车和装甲车。甚至连炮塔损坏已经无法维修,但只要底盘完好的坦克都被他拉回来了。
    还包括虽然被击毁,但是完好的发动机、负重轮、履带、电瓶等所有的配件,只要没有被战火毁坏的所有配件他都要。甚至被打坏的坦克上的钢板,他也照要不误。
    德军的装甲钢板制作精良,再加上德国的钢铁冶炼技术,可谓是最好的装甲钢。杨震用德国装甲钢制造的附加装甲,要比原来用铁轨钢制造的防弹性能要好的多。
    尽管同样缺乏这些装备的苏联人,并不想将这些自己缴获的装备便宜抗联。但是无奈在战场上,这些德军的三八t坦克、三号、四号坦克,以及德军标准的半履带车和装甲车,总挨自己人的炮弹。而天上的伊尔二强击机,也是对这些自己的战友大开杀戒。
    别说只刷上一颗红星,就是全部刷上特别的识别色,也照样挨炮弹。在战场上过于紧张的士兵,谁有时间去管你坦克上的细致标示是什么,或是刷的什么样的识别色。只要不是自己的坦克,谁管你开坦克的是不是自己人,一样照打不误。
    被高的惊人误伤比例,搞的头疼之极的苏联人,最终还是同意接受了抗联的条件。拿这些战利品,换取抗联制造的炮弹、粮食,当然还有肉类和其他反坦克武器,以及通讯设备等物资和装备。这种交易即便是美国援助的物资大批量抵达之后,也没有完全的停止。
    而在发生四二年上半年苏联方面因为扣押美援抗联物资,双方差点没有公开撕破的事件之后。杨震与苏联人达成了一个协议,抗联可以转交一部分美国援助的物资,比如装甲钢板和制造飞机使用的铝一类的物资,交给苏联方面使用。并为苏联制造部分ppsh冲锋枪,以及相应的弹药。
    但是作为补偿苏联方面要将缴获的所有德制火炮,无论是自行火炮,还是身管火炮,以及大部分坦克装甲车辆全部交给抗联使用。包括缴获的所有的炮弹、德军的钢盔、水壶、防毒面具等战斗物资,也一并转交给抗联。
    当然考虑到苏军面对着的德军装甲集群上的压力,杨震还是大方的同意苏联人将德军的反坦克火炮和反坦克突击炮留下来自己使用。但是苏军缴获的德军自行榴弹炮,杨震是坚决要的。
    而且移交的坦克,杨震只要二号、三号和四号坦克。至于新式的坦克,苏联方面可以自己留下来使用。但是三号和四号坦克,连同所有的配件在内的所有型号都要交给抗联。
    至于杨震为什么不要在两年之后出现的性能更佳的虎式和黑豹式坦克,原因很简单。这两种坦克之中的虎式坦克过于笨重,结构过于复杂。就连德国人自己都摆不平,上了战场毛病百出,更何况技术能力与之相比几乎天差地别的抗联?
    而身为二战德军各种坦克之中,综合性能最好的豹式坦克。虽说性能极其优异,坦克炮的穿甲能力异常突出的同时,防御性能也远远超过德军除了虎式之外的其余坦克。但是同样存在着结构复杂,过于精细的毛病。
    这两种坦克,抗联很难达到其所需要的保养和维修能力。对于抗联来说,这两种坦克几乎就是负担,而不是一种装备。所以杨震很大方的只要了三号和四号坦克,以及德军的各种自行火炮、身管火炮。
    面对着杨震不断变化花样提出的用来交换的各种条件,是苏联人无法拒绝的。尤其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之后,杨震提出使用英国人转交的一批t三四型坦克作为交换,更是让苏联人难以拒绝杨震的交换。


新书推荐: 同行人(群像) 位面风俗店经营指南 游离(渣女守则)bg nph 圣提亚同学会系列(简体版) 有产业的人 毕业季 你如繁星降临 孤独与深思 布登勃洛克一家 武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