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书堂 > 穿越重生 >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第98节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第98节

    从620年颉利继位,他开始屡次带诸部袭击大唐的北部边城,再到渭水之盟的趁火打劫,李世民和颉利不得不说的故事可以写本相爱相杀的小说了。
    所有人都知道李世民恨不得咬死颉利,然而在突厥连年天灾的时候大唐也有灾,那会儿李总穷得叮当响,实在是有心无力。又有渭水之盟签的盟约在,李世民再不要脸也不敢率先背信弃义。
    由于大唐有王珏带来的作物又在蝗灾时做出正确应对,旱灾眼看着也是越来越轻微,而突厥本就没从天灾中缓解过来,又有颉利的新严法,大家都觉得这是出战的好时机。似程咬金这种不要脸的人,已经嚷嚷过好几次要出兵了。
    人家老程说了,俺想打你就打你,要什么理由,俺的拳头就是道理!然而,李总刚找回点颜面,强忍住才没被嗷嗷得热血沸腾。如今,只等人为制造的理由到来,咱好在第一时间出兵。
    自王珏在武德九年末来大唐,抵抗旱灾的同时又要小心翼翼地给大唐做着改变,由于怕自己动作太多遭到他人猜忌,也怕改变的速度太过反而造成不利影响,她每做一件事情、每踏出一步距离、每下一个决定,都万分小心着。然而,这次她要抛开一切的小心与谨慎来拼一把,全因若此次运作得当对华夏发展将是个大跨步。
    马克思说过:“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为了那300%的利润,便是冒着绞刑的危险铤而走险又何妨?!
    好在,她不是一个人在奋斗。王珏站在山上俯视着官道,她旁边是同样表情严肃的王熙然和孟襄,三人的身后是墨云和百家派弟子们。
    由于王珏心中早憋着一股劲想大干一场,她对弟子们的武艺训练从未停歇过。关于黄文的来信内容,以及自己对这场战争与战后的打算,她在同王、孟商议的同时,从未避讳过弟子们。也因此,连小小的武照都变得勤勉起来,房遗爱更是整日严肃着脸猛训练他的大弟子。
    来了!!!只见三匹快马从官道上经过,那马上之人明显是士兵打扮,这应该就是他们等待多日的边关报信之人了。
    王珏回过身,对众人作长揖,“我从不说矫情的话,今日只对大家说声谢谢。未来的一年中,计划但凡出什么差错,大家都要跟着受连累。”
    孟襄洒脱一笑,“我们墨家先祖在战国时期,游走于诸国都没完成的愿望,有望在我们这一辈实现,无论是我还是长老们亦或是墨氏门徒,大家都激动异常。如此,那后果是好是坏便由大家一同承担吧。”
    王熙然内心则更复杂,她在王家待这么久,前些日子听王珏说出计划竟不惊讶,只是内心叹息道她终于出大招了。汉末战乱、魏晋黑暗,王熙然所经历看到的惨剧不在少数。得到与放弃这样的抉择他做过无数次,只要这次竟让他麻木的心沸腾了。
    以李承乾为首的百家派弟子们什么也不说,只是坚定地看着王珏,他们自是以老师为首来行事。名垂千古还是乱世恶人,他们全都问心无愧。
    “边关急报,突厥进扰河西!”
    “边关急报,突厥进扰河西!”
    “边关急报,突厥进扰河西!”
    随着三个士兵快马进城,一路嘶吼着奔向皇宫,百姓们变得躁动起来。天下初平,又要打仗了?
    鸣鼓声响起,那些早因李绩禀报而知道内情的官员们,迅速穿起朝服往皇宫赶。自得到消息,他们跟王珏一样,等待这日已等得急切难耐。
    虽有不知情的官员神情紧张,但瞧着李靖等主战的武将都是面无慌色,那些在街上不安讨论的百姓们才稍安心。住在长安的官员们刚进宫,王珏这队快马赶来的人便出现在了城门口。
    百姓们见到王珏和孟襄似找到主心骨,他们瞧着王珏这队人包括太子在内都做武人打扮,更是放下几分心来。因着他们的打扮,有百姓上前问道:“王县伯,边关要有战事了,你们可是因为此事而来?”
    王珏自来到大唐她已经很少显露末世时的疯狂,然而她这几日就像解放天性一样控制不住自己。此次她并未像往常一样下马,而是坐在马背上大笑道:“我们欲进宫拜见圣上,请战!突厥人来得好,渭水之仇也该有个了解了!”
    看着那队人策马奔腾离去,百姓们站在原地咽着口水久久无法动弹。那肆虐的眼神与狂放的风姿竟是平日温和的王县伯,再有同来之人的满面战意,他们…应该不用担心突厥人打进来了吧?回想起劫法场那日的血腥,咱还是回家吃饭去吧。该担心的绝对不是他们,而是突厥人!
    宫门守卫都是上过战场的,便是如此今日也有点受不住刺激了。方才程咬金轮着大锤子笑得他们耳膜疼,又有李靖浑身肃杀之气,总之武官们一个比一个凶残,小部分文官们则是眼放精光兴奋得不行。
    他们刚缓解过来,就遭遇了王珏这队人。特殊时期,之前那些都是轮着武器进去的,这批人里又有太子殿下也握着手中剑咬牙切齿,守卫们可不敢给自己找不痛快,赶紧让开宫门放他们进去。
    方在殿门口下马,就听到程咬金的嚷嚷声:“颉利言而无信,圣上何必还要遵守那个盟约?您若不说出个理由来,俺老程第一个不服!”
    程处默在殿外听得直拍巴掌,他爹果然有本事。这样的戏码演出来,竟然毫无违和感。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想出兵,就跟大家都知道刘邦要称帝一样,然而这种事情往往不能自己说出口,必然要别人提起再再接连拒绝,最后方为难着应承。
    就是俗话说的当□□还想立牌坊,得立够牌坊后再显露□□本色。
    大家把兵器交给门口守卫后,由内侍通传着走入大殿。程咬金砸吧砸吧嘴,意犹未尽地瞪了王珏一眼。真讨厌,他刚表演一半,抢风头的人就来了。
    李世民本就想跟王珏商议此事,亦想让墨家给出点武器。瞧着这会儿俩人竟然一起来了,李总隐晦地给了李承乾一个赞赏的眼神,以为是他将此二人鼓动来的呢。
    拜礼后,李世民直言问道:“突厥违背盟约进犯边关,你们二位对此事怎么看?”
    孟襄自然知道李世民图他什么,他们墨家本来也是想帮忙,故此爽快地说道:“我会带着门徒及武器一同出战,到时还要与诸位将军多配合。”
    有墨家的武器自然对战事有利,武官们赶紧跟他回礼搭话,连李靖这个常年面瘫脸都试图扯出笑容来。李总对他的回答简直不能再满意,说帮忙一点儿也不含糊,问他怎么看人家直接跳跃到打仗那个步骤了,主战之观点不言而喻。
    想到此处,还得多亏王县伯促成百家出世,这不是到用人的时候方知谁是懂得感恩之人。见李世民看着自己,王珏昂首道:“机会难得,仗自然是要打。然而,圣上可想过战后的事情?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微臣不想到时以此理由行事,遂决定还是提前商讨好免得之后有分歧。”
    我去,这个更会聊天,跳跃度也更大。听人家话里的意思,她要参战的事情似乎早就定了一样,还没打呢又往战后说,会不会过于托大了?
    程咬金却对此说法很赞同,最好把事情都交代明白,省得来回请示在路上浪费时间,有时甚至会耽误战机呢。先帮王珏说点好话,待会儿也让她帮忙劝说让咱出战。没办法,狼多肉少,程咬金实在没把握圣上会派他去。
    “我觉得王县伯说得非常有道理,还是把事情都安排明白最省事儿。”
    李世民快疯了,他原本还挺开心,然而先是武官轮番叫又是王珏和孟襄大跳越,看这下笔如有神的起居郎,李总心里简直是在滴血!说重点,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说重点,你们不说、起居郎不记,那咱在历史上的功绩要怎么算?!
    李承乾瞧着他爹那便秘一样的眼神,只得往出一站巴巴列举了六条出战突厥的理由。
    “颉利可汗奢华残暴,诛杀忠良,此其一;薛延陀等部落均已叛离,此其二;突利、拓设、欲谷设均得罪颉利,此其三;塞北地区经年霜冻干旱,粮食匿乏,此其四;颉利疏离族人,委重任于外族,胡人反复无常,大唐军队一到,必然内部纷乱,此其五;汉人早年到北方避乱,至此时人数较多,近来听说他们召聚武装,占据险要之地,大军出塞,自然内部响应,此其六。”
    好,不愧是他的继承人!李世民听后激动得直拍巴掌,差点没扇到自己脸上。
    待李世民激动的情绪缓和后,王珏严肃着脸再次上前。有几人看着她的表情,脑中不由回忆起几年前山顶问策的场景,看来今日又要有劲爆消息入耳了。
    作者有话要说:  李承乾列举的六条原本是张公谨的上书内容,被我拿来放在李承乾身上了,具体内容引用自百度百科。
    第166章 为子孙计
    “敢问圣上,若此战得胜,您打算如何安排突厥?”
    啥意思,有点儿没听懂。不止李世民这个反应,大臣们闻得此言都疑惑地看向王珏。见王珏并未再出言,怕李世民回答错丢脸,程咬金瞄了一眼激动记载的起居郎,他站出来说道:“打完仗之后扶持一个新可汗上去,只要那人心向大唐,他们自然就安分了。”
    对对对,就是这么个道理!大臣们先是赞扬地看了一眼程咬金,而后将视线再次移向王珏,齐齐等待她的下文。见王珏挑眉,唇边勾起一抹嗤笑,便知她的想法果然与大家不同。李世民忍不住又看了一眼程咬金,真是朕的忠臣啊。
    “打败一个颉利,再培养出另一个,然后再去打败吗?”
    大臣们闻言不乐意了,他们也知道很有可能是这样的结果,但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突厥人口不在少数,各部落间的关系也复杂,并且大小部落一堆。若不找个他们自己人推上台,难道要大唐去治理?就算这么做了,人家愿不愿意,服不服管教也是一说,毕竟大唐的武力还是不够对付所有突厥人的。
    尉迟大黑熊撇嘴道:“薛延陀、回纥、拔也古诸部共推薛延陀首领夷男为真珠可汗,他已接受圣上册封,又有□□厥次汗突利可汗因长期受颉利排挤暗中与咱们联络,表示愿意归附大唐。我看夷男这人有情有义,若他当可汗怎么也能保二十年太平。”
    其余人听得他的言论皆颔首,大家当官这么久都有几分相人本事,推夷男为可汗已经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并且,咱们已经给人家册封,突利那也有暗信往来,现在改变主意似乎有背信弃义的嫌疑。再说,还不知王珏使得什么馊主意呢。
    王珏可没想将突厥一次打尽,除非是急功近利疯了。然而,若在这个重要转折点上动点手脚,也保不齐做到再不打仗便能在十年内逐渐吞食突厥。
    “自汉末开始,百姓们便没过几天太平日子。逐年战争,致使人口大量减少。总说闹天灾缺粮,南方乃多产之地,为何不到那去种植粮食?全因那里荒芜兼之气候不适应罢了。如今虽天灾溅过,然而亦有百姓食不果腹。若突厥之战得胜,何不将颉利所部的普通百姓移到南部归为唐民?”
    嘶——,这个想法还真有点儿意思。然而,突厥人性子向来野,恐怕将他们弄进关内不服管教啊。再有,他们多用突厥文并且抱团,万一再在大唐境内弄出个国中之国其后果简直无可想象。
    很多大臣们想到此种危险的可能,又有人生出其它想法,随着王珏话落,殿内开始响起讨论的嗡嗡声。坐在首位的李世民眉头紧锁,面容挣扎着也在权衡利弊。作为一个统治者,一个能干掉兄弟架空老子的阴谋家,他思索后可以想出王珏为何如此提议。只是,诱惑大的同时,也伴随着很大的危险。
    王珏知道这种时候不好连续进言,待殿内的讨论声渐弱后,她刚想再出言解释便被双手握拳的李承乾抢了先。依王珏的考虑,若她的计划成功必然会名声上升并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然而李承乾身份特殊,她并不想让弟子冒这么大风险来积累政绩。
    可惜作为弟子的李承乾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自拜得王珏为师,拜师那日的情景便深深烙印在脑中。关于老师所说如何对待并同化异族的话,他从未忘记并且时常想起,一直等待着机会的来临。
    原本以为恐怕要到自己继位时才能施行,没想到老师自接到黄师弟的来信后便生出这样的想法。他激动的同时也有担忧,此事在运作中必然会出现问题,光突厥人的性子来说也得闹几次事儿。想到每次出事时可能带来的舆论压力以及敌人的背后捅刀,他就不由得为老师担心。
    自家老师寒门出身,可以说她的根基就是累积起来的名望与他们这些弟子和盟友。若名望有损的情况下便要盟友来分担压力,然而作为大唐的太子作为老师的首徒,老师为了民族和大唐的未来冒如此风险怎能默不作声,因此他深思熟虑后选择在事情开始时就站出来分担。
    “历朝都在承受边关骚扰,这些外族非常可恨。当我们强时他们会称臣,摇尾作态地讨好处。当我们弱时便伸出爪牙,进关后残虐烧杀。
    就说有汉一朝,高祖继位时吕后需写信讨好匈奴人,至文武之治后武帝屡次对匈奴出战。然而,他们就像野草一样生命力顽强。只要不斩尽杀绝,他们休养生息后便会再次出手。
    汉末战乱致使人口急速减少,那时外族便已开始借关内大乱频繁骚扰。到魏时政局不稳,给他们逮到机会便是五胡乱华。我们对他们足够仁慈,然而他们进关后以汉人为屠戮对象实施种族灭绝,以汉人为牲畜喜食‘两脚羊’。
    今日我们强,便可维持一二十年的太平,若他日子孙不成器呢?我们的后代要再次成为别人的口中餐吗?”李承乾紧握双拳,红着眼眶死死地看着首位上的李世民。
    大殿内无人再说话,细听下除了李承乾将拳头握得咯咯响,还有众多握拳声与喘息声。王珏悄悄擦了擦眼泪,犹记得李承乾初拜师时的稚嫩,如今那挡在她面前的少年郎已经长大了。
    没人说李承乾危言耸听,若他只是做出一种假设,保不准有老学究跳出来说他将人性设想的太恶。然而,五胡乱华是历史上真实出现过的事情,且时间离如今并不远,甚至有人家就在那时惨死过亲人,他们听得此言怎能不动容。
    似李世民这种干掉兄弟软禁亲爹的人,听到别人会用残忍手段来害他,并且还是有例可寻的残忍手段,人性中的凶残一面立刻被引导出来。大部分官员与他想法相同,从来都是老子去害人,哪有被人加害的道理!
    通常,也只有魏征敢打破这样的平静了。他算是比较冷静的人,故此又将思路调回王珏说完话后的疑惑模式,“外族手段残忍,若以收为己民的方式来削弱他们,要如何保证外族百姓心归大唐呢?”
    等得就是这样的问题,王珏非但没嫌魏征反驳自己,反而给了他一个友好的笑容。
    “外族百姓多受部落首领与高层压迫,再有边关气候的恶劣和近年天灾,他们的生活与大唐百姓相比乃是天地之别。若给他们土地与大唐户籍,准其享有跟大唐百姓一样的待遇,他们的孩子日后亦可参加科考或从军,想来少有人会不愿意。
    虽旱灾已过,大唐境内亦有食不果腹者。将这些人与外族百姓混合杂居,教与外族汉语的同时再让那些百姓与他们通婚。每个村落设立严厉的监察制度,有想挑事者斩立决。如此这般,几代后他们哪还会记得自己是突厥人?
    只是,若如此做,少不得要做好经常镇压的准备。颉利的百姓可以成为我们的战利品,至于那些其它部落,这次不宜有大动作。对付他们我亦有妙招,咱们可以在草原上设立都护府驻兵,先将他们的行动置于眼下。
    突厥人之所以凶悍,全因边关恶劣的生存环境与他们主要的生活方式。若将那些牧马放羊的人变成手工作坊的小工,想来不用两三代他们就会变得与关内人无异。我有方法可以使草原上特产的物品高价卖到海外,到时他们做工来跟大唐换盐糖等物资,也少了长久的资源之争。
    等出海的船只回来,看过他们带回的东西与对海外的描述后,便能知道我所言非虚。如此,既稳住突厥,一步步弱化他们,又能以廉价的本钱购入他们的东西到海外换金子,岂不是一个有效的循环之法?”
    随着王珏话音落,大殿内再一次安静下来,大家都在分析她话内的可信性。主要在于她要怎么变废为宝,海外是否真的对她所制物品有需求,能否像她说的做到用废换宝。
    若真能做到如此,那偶尔发生的小范围暴动又算得了什么,这完全是不用武力而是以计谋瓦解敌人的有效办法。再联想到王珏从归唐后的一系列神奇表现,与她平日从不无的放矢的为人处事方法,少有人对她说的变废为宝再存有疑虑。
    想明白后,大家看着王珏的眼神与表情也各不相同。程咬金咧嘴直搓手,这家伙把王县伯给厉害的,几句话间就是一个灭族计谋呀。李孝恭和房玄龄也开心,儿子交给王县伯这样的人,就算不成人精也能做到无人敢惹了,就冲着有如此老师和大师兄挡在前面,对他们下手都得仔细思量。
    大家皆有意动,尤其是听到换黄金后,那些保守派都保守不住了。只有李世民依然眉头紧锁,他心里想的是一个王珏没提到的问题。咳,都怪老天太看重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嘛,所以总有一些造反的想苦他筋骨。
    若在平日也就算了,如果赶上战时又有境内的不安定因素在,那时造反对朝廷来说还是会行成很大威胁的。他也不是有被害妄想症,就王老大一家的死而收上来的手中留书,使得他对某个人充满浓浓的怀疑。
    结果派人探查之下,发现那人果真有异动。若不是王老大家的事情,真的很难发现此人有什么不同寻常。李世民接到探子的回报后那几日简直是寝食难安,他控制不住自己去思考一个问题,似这样隐藏起来的狼子还有多少?那些平日以他为主的人,看似谦恭忠诚又有多少是暗藏祸心的?
    王珏自然不知道李世民的内心活动,她瞧着上首那位听到解释后依然不动,也是非常诧异茫然。按她脑中的幻想,李总现在应该想象出他称霸大陆的情景才对,怎么会如此呢?
    大臣们也急啊,首先如果能灭掉突厥,那得是多大功绩呀。再有那海外黄金的事情,他们都跟墨家下了订单准备下次出海呢,变废为宝什么的不要太有吸引力。然而,就算他们再赞同王珏的说法,也得圣上点头不是?
    不知道老大又犯了什么精神病,咱们先来探探底。最近被程咬金他们坑惨的崔智贤,瞧着那些在朝的世家子都把眼神往自己这边飘,他只能硬着头皮往前站。没办法,享受了大唐第一世家的地位,必然要在某些类似于这样的时刻做出表率来。
    “圣上,微臣觉得王县伯的想法很好。只是微臣见识浅薄,许是还有没顾虑周全的地方,您可否指点一二?”这话说得崔智贤胆战心惊,实在是没有臣下逼迫圣上说话的道理。
    大臣们都隐晦地赞赏着崔智贤,只有百家派与墨家派的人怒视他。去你娘的见识浅薄,我们研究出来的东西管你什么事儿呀,用得着你小子贬低卖好?你等着,这事儿没完!
    崔智贤满脸崇拜地看着李世民,好似一个求学者等待老师的答案一样。那虔诚的眼神看得大家想吐,其实他自己心里也不好受,但是演戏演全套啊。他刚才用余光看到某些人愤怒的表情,这个时候必然要抱紧老大的大腿。
    李世民心里苦啊,这帮人太不是东西了,人家不愿意说话偏让人说。你让他说啥,他能说总有刁民想害朕吗?!王珏也是的,大家关系那么好,怎么就不考虑考虑关于他的外在因素呢!
    得,王珏确实没考虑到,但他这便秘一样的作态,倒是让一些近臣在这会儿时间里琢磨出答案了。长孙无忌与李绩是打死都不动弹,开玩笑呢,闺女亲事还没办。房玄龄那样的也干瞪眼,自家儿子也是百家派的,咱不上。
    大家相互对视下,最后杜如晦硬着头皮站出来了,反正咱得罪王县伯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怕再攒点仇恨值。他舔了舔嘴唇露出一个牵强的笑容,“王县伯的方法虽然很好,但是咱们大唐初建还有些反骨者好造反,恐怕不适合将外族放在关内呀。”
    我去,原来是因为这个!好些没想明白李世民为何一直不说话的人,听到杜如晦的说辞全都恍悟了。便是没有忍不住发笑的都赶紧低下头,就怕这个时候看上面那位,让他的小心眼对咱产生啥不好的想法。
    不提的话咱还真没仔细思索这个事情,这自圣上继位以来可真是不少人造反,先前柴绍不是刚平了个梁师都回来嘛。这人跟人也是真没法儿比,历朝历代都没出现过这么招人恨的帝王,圣上真是非常人啊。
    王珏也有点懵,狼狈三人组皆是张大嘴巴对视,他们确实是没考虑到此点。也不是说没考虑造反者,只是似圣上在位期间的这种频繁造反情况还真没考虑到。人都容易受外界影响,若大唐境内频繁出现反贼,也保不齐那些外族百姓会动了心思。
    有一物,王珏并不希望它提前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为了这次战争她也只是秘密制造了一点儿,并且想着事后无论谁问都不给出配方。然而在眼前的情况下,瞧着李世民那豁出脸面的表情,明显的若没有良好的应对频繁造反策略,他就会放弃王珏提出的计划。
    也能理解李总的想法,无论是对内的善民政策也好,对外的扩张计划也罢,都要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保证他的地位稳不动摇,保证李家的江山不受到威胁才行。
    权衡利弊下,王珏呼出一口浊气,严肃着脸再次上前说道:“微臣有一物,若用于战场杀伤力极大,只是此物实在有伤天和,再者被敌人知道配方也是极大的隐患。”
    卧槽,王县伯到底有多少好东西呀!听到大杀伤力武器几个字,好些武将的眼睛开始冒贼光。有这样的东西在,首先能少死不少士兵,其次若此武器真的有那么厉害,开疆扩土啥滴那都不是梦!文官也高兴,你们武将要功绩就拿去,地方打下来之后得要我们治理吧?
    文武大臣都乐了,李世民更是不知在幻想什么,脸上呈现出复杂的贱笑表情。如果要形容现在殿中的情景,给他们配上那首《我的未来不是梦》就最贴切了。
    “王县伯怎么不早说呢,朕觉得你的提议非常好!若有如此安排,咱们调兵遣将便要细细准备了。”李世民厚着脸皮自己一顿嘿嘿,完全不在意那些大臣可能在心中怎么诋毁自己。
    知道黄文在颉利身边的人虽不多也还是有几个,李绩上前骄傲地说道:“关于如何劝说颉利所部百姓的事情并不太难,只要此战能获胜一切都好说。”
    李世民心里又不是滋味了,瞧人家这老丈人做的,女婿还没立功呢就赶紧出来提醒。李总亲缘薄,最羡慕也最看不得人家秀这个。心里不舒服的时候往下面一扫,瞧着他大舅哥正看着未来女婿欣慰着笑呢,卧槽简直太心塞。


新书推荐: 同行人(群像) 位面风俗店经营指南 游离(渣女守则)bg nph 圣提亚同学会系列(简体版) 有产业的人 毕业季 你如繁星降临 孤独与深思 布登勃洛克一家 武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