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从没有哪一刻有如此的狼狈,即使是上辈子,因为追杀纪安被秦明轩震怒之下,以原配之身屈居贵妃之位也没有这么的难堪。因为那时,她即使名分上有所不同,但后宫之中,秦明轩只有她一个女人加上崔太后的撑腰,实际大义上的占理让她是与众不同的。
可现在,德顺的敲打讽刺,众人的窃窃私语,都在嘲讽着她的不懂规矩。因为现在的她,即使有是崔太后的亲外孙女,是嫡长公主唯一的女儿,也比不上皇帝亲女尊贵。也要屈居于一个皇家庶女之下,这一刻,宋玉下定了决心,要嫁给秦明轩。没了纪安,秦明轩不会再像上辈子那样对她,皇后之位,母仪天下,她将会成为这个世上最尊贵的女子。
同时,宋玉也恨上了德顺和纪安,认为德顺仗着自己的公主身份看不起她,当做众人的面下她的面子。宋玉即使不去打听,也知晓明天这些贵妇千金们也都要传遍了她的无知和无礼,她一进京就吸引了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注意力,早就招惹了许多内宅千金和妇人们的记恨,而如此嘲笑她的机会,这群人一定不会放过的。
想到自己的被旁人在私底下讥笑,宋玉看着德顺的眼里就带了狠厉。当然,宋玉更恨的却是纪安,她想着要不是今日为了去看纪安,自然也不会坐错了位置,那就不会招惹了这么多是非。所以,现在的一切都是纪安造成的,宋玉看了一眼下方的纪安,眸子里闪过一丝精光。
纪安看着歌舞,突然间发现自己身上闪过一道视线,他抬眼朝旁边看去,发现那道视线是从宋玉那边的方向来的。纪安心中对着宋玉总有种不好的预感,而刚刚那道视线让纪安心里更不安了。
对于宋玉,他只是从崔玄嘴里知道是皇帝想给二皇子娶的儿媳妇。不过,依着崔太后和端瑞长公主的精明劲,不会就那么容易让宋玉嫁了二皇子,然后为二皇子夺取储君之位做牛做马,一不小心还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崔皇后。
而崔玄再三告知他,宋玉好似对他有敌意,她不知道是从哪儿得知了自己的身世,想以此威胁白氏伤害自己。纪安虽然不清楚宋玉到底是怎么想的,但知道他绝对没有得罪过宋玉,不知道宋玉对他的敌意是怎么来的。
但纪安却明白,能让他师兄再三提醒自己注意宋玉的敌意,就这一点就说明宋玉是想置他于死地。不管宋玉对他因为什么原因而仇恨他,他都不可能坐以待毙,让她伤害自己。
崔太后的寿诞献礼给二皇子得了风头,他特意请了苏洲绣娘和天下有名的书法家,写了一百个寿字,用了两年时间,让绣娘们绣出了一副百寿图。最为惊奇的是,此图在阳光的映射下,地面会出现一个大寿字,看得众人渍渍称奇,惊叹不已。
崔太后也是欢喜非常,做女人做到她这个地位,尊贵荣华都有了,最希望的当然是自己长寿了。二皇子的这份礼算是送到她心坎上了,对着二皇子夸了又夸。
皇帝乘机向着崔太后说道:“母后,盛儿对您一片孝心,是个难得的好孩子。朕瞧着皇妹家的阿玉也是极好的孩子,您看,让他们亲上加亲可好?”
崔太后的笑容就淡了,再喜欢的礼物和自己的亲外孙女一比可就要失色多了。再加上这里面的牵扯可是关系到她亲生独女以后的前程和富贵,崔太后可不会就这么被糊弄住。
皇帝想趁着寿诞,在众人面前定下宋玉和二皇子的亲事,刚刚说出那样的话,也就是料准了崔太后和宋家怎么也不能当着众人的面反驳皇帝的话。给二皇子拉个有力的岳家,来与大皇子分庭抗礼,甚至反超大皇子,坐上太子之位。
可惜,皇帝还在低估了崔太后这个能在宫里四十年屹立不倒的精明女人。崔太后心中比较看重的是大皇子,二皇子再好,有郑家在,宋家总是越不过郑家的。再者,她年岁大了,宋玉嫁给二皇子,以后郑后就是太后,有她再能压着郑后,帮着宋玉稳固地位。但一旦她不再,宋玉会不会是第一个先皇后,崔太后也说不准。
而郑家是什么样的人家,崔太后心里是清楚的,为了保证郑家的前途。难保不照着郑后的套路来,等以后再给二皇子弄个郑家女,那样即使宋玉生了孩子,谁也不敢保证就能坐得上皇位。
再说,宋玉身子骨弱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现在就定下来,用姻亲关系给二皇子铺路,等以后宋玉有个万一,那宋家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竹篮打水一场空罢了。
崔太后是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把宋家放在两难的位置上的。于是,崔太后笑着说道:“皇上看的上阿玉本是阿玉的福气,偏偏阿玉是个没福气的,身子骨弱的很,活不过双十年华,要救她命的也只有传闻中的血灵芝了。宋家老太太早就在佛主面前立下誓言,若想娶阿玉,需用血灵芝为聘。一片慈心,让人感动啊。哀家虽然是阿玉的外祖母,但阿玉毕竟姓宋,且宋老太太此话又合情合理,没得坏了人家的夙愿。皇帝的好意,哀家明白,但天家之地,子嗣传承何等厉害,若是不把阿玉的身子骨治好了,不是耽误了二皇孙的香火,这可是大罪,若真是如此,哀家又有和颜面去见先帝呢?”
崔太后早就探明了血灵芝在大皇子手里,这才说出此番话来。虽然现在她还未下定决心选着秦明轩,但却绝不能让皇帝给拿捏住。所以,才以宋玉身子不好为借口,以子嗣传承为依托,推了皇帝的话头。
至于这会不会毁了宋玉的名声,崔太后是一点也不担心的。宋玉是必然要嫁进皇室的,大皇子手里又有血灵芝,即使她们最后选择二皇子,那只要告知皇帝血灵芝在哪儿,皇帝自会给她们寻来,正好给宋玉正名,两不耽误。
皇帝也没曾想崔太后会直接用宋玉身子弱的借口来推了他的话,毕竟女子即使有病家里人都要藏着掖着不给旁人知晓,怕影响了嫁娶。但崔太后却毫不忌讳,甚至说出了宋玉不易生育的消息,这样不是断了宋玉的嫁人之路吗?
皇帝的脑子一转,明白崔太后是对着血灵芝胸有成竹,这才这么有胆色敢放出宋玉身子弱的消息。崔太后已经抬出了先帝,皇帝也不好再说什么,端瑞长公主打着圆场,气愤又热烈了起来。
宋玉也想明白了自己的决定,嫁给秦明轩。前世秦明轩那样的处境最后还能夺得皇位,而这辈子有崔玄的辅助,又有许多重臣名士的暗中看好,秦明轩这个真命天子怕是更容易得到皇位。
宋玉即使再自视甚高,也明白她嫁给二皇子对抗秦明轩最后的结果怕也是输的一败涂地。而宋玉心中也有些害怕,秦明轩上辈子坐上皇位不就是说明他是老天爷选择的天子,她是凡人,经过一世之后,更敬畏这些,怕和老天爷作对,遭到报应。
再说,她对着秦明轩还有一份不甘,一份求而不得。所以,秦明轩才是宋家和她最好的选择。宋玉相信,没了纪安在秦明轩心中的不可取代,她终归会是秦明轩最后的同穴的那个人。
太后寿诞之后,皇帝对着宋家和崔太后也冷淡了下来。众人议论着是宋玉的不懂规矩冒犯了德顺公主,蔑视了皇室威严,惹了皇帝的不喜。但崔太后和宋家都明白,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他们拒绝了皇帝为宋玉和二皇子联姻的提议。
不过,即使如此,宋玉听着打探来的消息,说着现在私下众人讥笑她没规矩没眼色没见识,是北边地方来的土包子的时候,还是把德顺和纪安恨的牙痒痒。
没过几天,京城内外突然传出一股消息,说是纪府的白姨娘当年用自己的孩子换了正室之子。这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说是纪府白姨娘心腹嬷嬷的男人喝酒说出来的。
这消息一出,简直是一时激起千层浪了,本朝嫡庶分明,这混淆嫡庶在众人眼里特别是那些奉行正统的大人正室们眼里简直是不可饶恕。不管白氏先前受了多少委屈,但她做为妾氏,生下的孩子就是庶子,这一点没得变,不能变。郑氏进纪府门前再怎么没了名声,但她是被定了名分的正妻,她的孩子也就是嫡子,更何况她的孩子还被以嫡子的身份请封了世子。
这就不是纪府简单的换子事件了,而是牵扯到了欺君之罪上去了。纪府是否有人知晓,他们是否欺君罔上,这些都是疑点。要是换子真的存在,那不管如何,也要各归各位,不能开了这样的头,嫡就是嫡,庶就是庶,不能因为阴谋诡计而坏了纲常伦理,嫡尊庶卑。
京城上下议论纷纷,纪安和纪晨一时间站在了风尖浪口。众人寻找着蛛丝马迹,发现郑家好像真的对着近年来对着纪晨不亲,而郑氏待纪晨也不好,不然也不会传出郑氏苛待德顺公主这个儿媳妇的传闻了。
纪安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楞了楞,他原本以为是郑家干的,想给纪博一点颜色看看,但看着事情越闹越大,好似要把郑家压拉扯进去,纪安就知道自己想错了。而崔玄这边也查出来,告知他这次的事情竟然是宋玉在幕后主使的。
崔玄明白宋玉如此做的含义,知晓宋玉十有八、九是要选择秦明轩了。她把纪安的身世爆出来,纪府上下一个欺君之罪跑不掉了。宋家再在后面推波助澜一下,纪博的兵部尚书怕也是坐不稳了。干掉纪博,砍了皇帝的左膀右臂,也断了二皇子的亲信,算是给大皇子一纸投名状。
而纪安被爆出是郑氏的儿子,以后等秦明轩上位,怕是也讨不了好。不说以后,就是现在,宋玉也就不担心秦明轩再对纪安动心思了。而纪晨一直是二皇子的亲信,这辈子虽然他娶了德顺,但宋玉也不清楚这里面的事情,先下手为强废了他,正好也报了德顺上次和她相争之仇。
并且,上辈子秦明轩十分的倚重白旭,白家对着纪安十分的不错。现在爆出了换子之事,就让纪安没了白家的支持,这件事看起来是为纪安讨公道,其实是要毁了纪岸,让纪安一丁点都威胁不到她。
崔玄心中这时才发现他小看了宋玉,重活一世,宋玉果然长进了。但崔玄却是更为的下定决心要除去这个要置纪安于死地的隐患,本来他还打算先让秦明轩娶了宋玉,来和宋家结成盟友,现在却是绝对不会让秦明轩娶她,来给纪安增添危机。
纪安从崔玄处得知这一结果虽然想不到宋玉那么多用意,但也知道宋玉的不怀好意,焦头烂额之际,纪安心中则是想到:若是找到机会,一定要宋玉好好还了欠 他的这笔债,也让她明白自己可不是好惹的。
纪安在御史台任职,自从传言出现,御史台的许多人瞧着他的眼神都带着怜悯和幸灾乐祸,让纪安很无语。有些御史更是准备摩拳擦掌的写折子好好的向皇帝建议严惩这样嫡庶不分的事情,以正天威。
纪安和崔玄早在泉州的时候就曾预想过自己身世暴露了该怎么做,所以,他心中是有数的,并不显得慌张无措,担惊害怕。纪晨娶了德顺之后,早就和德顺说明了自己的身世,德顺也早有了心里准备。
早在得罪了宋玉的时候,德顺就有了这样的预料。但她也早有打算,纪府之中的主子除了郑氏有些慌张担心之外,其他的都若无其事,该干嘛干嘛。为了怕郑氏拖后腿,纪博直接禁了郑氏的足,不让她出门了。
纪安也难得回了一趟纪府,和纪博、纪晨商量了一回,定下主意才各自去忙了。而在众人观察事情走向的时候,纪安这个御史上了自己的第一本折子,上告宋家诬陷忠良,妄图混淆视听,欺骗圣上。
大意是宋家传出纪府换子这样不实的谣言,想陷害纪府众人,欺瞒皇上,挑拨君臣关系,意图不轨。此折子一出,纪博也声泪俱下的表示,他的正妻和贵妾相处融洽,贵妾是个品德高尚之人,宽厚慈爱,最是良善不过,万万不会做换子这样的事情。虽然纪安对嫡母尊敬有加,守着礼法,但却是绝对的孝顺之人。而纪晨和郑氏更是母慈子孝,一片和睦。
听得纪安在旁边嘴直抽,特别佩服纪博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
当然,说宋家指使,也是因为纪博查到宋家有几个人在其他推波助澜了。这些也不能算什么证据,但纪博可是皇帝心腹,对着皇帝的了解胜过其他人很多。知晓皇帝对着宋家的不识趣很不高兴,很有意见,这送上手的把柄,不管真不真实,皇帝都不会介意的。皇帝会做的只会是借此打压宋家这一段时间被捧起来的嚣张气焰,让宋家明白,这天下还是皇帝的天下。
纪博先前就以后进宫面见了圣上,和皇帝解释了这件事是子虚乌有。且为了取信皇帝,他赌咒发誓纪安是白氏之子,并且可让皇帝派人去验纪安和白氏,郑氏和纪晨的亲,他没任何意见。
纪博如此坦坦荡荡,没有任何畏惧,还能发下毒誓,皇帝心里就信了大半。然后,纪安上折子来辨明这件事情,一副受不得委屈的模样,让皇帝心里就更信了。
加上纪安把谣言的主使指向宋家就更合了皇帝的意,皇帝表示十分的欣赏纪安这样的实事求是的青年,安慰了气愤难当的纪博,又责令大理寺去纠查那些无事生非之人,严惩不贷。虽然皇帝没指名宋家的不是,但奖赏了纪安本就是一种表态。
而这次的事情郑家也不希望闹出什么,私下里也处了力气,很快谣言就压下去了。因为京城又发生了一件大事,三皇子寻到了一小块血灵芝,向宋家求婚去了。而太后在寿诞上所说的宋家老太太要求提亲需用血灵芝为聘也传遍了京城。大伙都在议论,这宋家会不会遵守宋家老太太定下的规矩。
而崔玄听到这个消息,才露出了一个玩味的笑,心道:有来有往,这样才好玩嘛?欺负了他的人还想全身而退,也要看他乐不乐意才是。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家里终于能住人了,谢谢大家的关心,夏天到了,亲们可要多多注意,火灾真的很吓人!